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舌尖誘惑“吃在廣州”品新味

時間:2023-03-26 03:22:36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文創美食:消失的點心

創意沙河粉

特色飲品“紅樓木樨清露/玫瑰清露”

甜品牛奶煮蘋果

“消失的名菜”之“白汁昆侖斑”

科普迎春菜“一口穿越寒武紀”

食懂廣州

中國人一年中最看重的一頓飯是年夜飯。這是一家團聚,辭舊迎新的新年慶典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內容,是一餐飯,也是一種儀式。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風俗各異,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春節飲食大觀園。

發展到今天,傳統的飲食年俗更演變出多樣的變化。而參與其中的主體,除了數不清的“家庭大廚”和酒家茶樓,也多了許多新的身影,有博物館,有非遺傳人,有科技元素……“美食+文創”玩得風生水起,吃之外,審美、娛情的價值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所以,讓我們更快樂一點吧。

本版策劃:陳偉勝 周嫻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

通訊員:李明暉、李沛琦、黃蘇哲、陳瑩、陳一丹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維宣

(部分圖片由各博物館、沙河粉村提供)

老菜譜翻出“新意思”

粵菜發端于秦漢,形成于唐宋,成熟于晚清,繁榮于當代?;洸藦膸X南大地出發揚名北京、上海,漂洋過海開遍世界各地?!笆巢粎捑?,膾不厭細”的背后是廣東人敢為人先、兼收并蓄、與時俱進的精神內核?;洸?,浸潤于街頭巷里,浸潤于餐桌的方寸之間,浸潤于你我的一飯一蔬,見證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廣州博物館的美食文創項目“消失的____”系列已經推出兩年多,以傳統粵菜技藝打造廣府匠心之味。今年開年推出了“消失的點心”,第一期推出咸點、甜點各10款,將業已失傳的傳統廣式點心之美盛于即將到來的春日之中。館方還將金陵鴨芋角、千層鱸魚塊、錦鹵云吞、雞粒梅花餃和咖啡奶糕組成“和順點心錦盒”,并配上茗茶,讓廣大市民在鎮海樓下,明城墻邊,老電車旁,體驗在博物館里“吃”文物的新參觀模式。

伴著涼風煦陽,隨著一曲《枉凝眉》合奏,一個個盛著紅樓茶點的精美提籃被呈上桌面,“寧府核桃酥”“桂花茨實糕”“水晶豆腐皮包子”……配上碧螺春茶,顏值精巧、香氣四溢——這是廣東博物館推出的“粵博下午茶”。館方聯合餐飲機構,將文化元素融入美食之中,不僅品味道,也體味文化。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也在最近推出了帥府主題系列甜品,其中包括果遇“初味”(孫中山愛吃的養生甜品牛奶煮蘋果)、椰羽之翼(羽毛椰子蛋糕)、印刻茴香(八角小茴香曲奇餅干)、橙心誠意(橙紙杯蛋糕)、回首甜蜜(濃香朱古力磅蛋糕)等。

文創讓傳統美食火起來

從古至今,春節飲食習俗不但為了滿足口味之享,也多有健身防病、祈福納新的含義。比如流行于魏晉時期的五辛盤,是將大蒜、小蒜、韭菜、蕓苔、胡荽五種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發五臟之氣。唐代“藥王”孫思邈在《食忌》中說:“正月之節,食五辛以辟癘氣?!痹凇娥B生決》中又說:“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開五臟,去伏熱?!彼哉f,“科學飲食”從來都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題。

而當代科技元素的加入,讓虎年春節的文創美食又多了許多未來感。

“什么,廣東人愛吃的‘紅燒乳鴿’是恐龍的后裔?”“鮮蝦有來自五億年前的遠古親戚,它竟能長到70厘米?”“植食性恐龍也會吃紅蔥頭撈生菜嗎?不吃的話是因為挑食嗎?”“吃飯要細嚼慢咽,否則就會像恐龍的鄰居劍射魚那樣把自己噎著!”……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聯袂陶陶居,于1月31日正式推出“陶”氣恐龍佳宴,邀請大家品嘗廣府味道,解鎖廣東餐桌上的恐龍奧秘。

此前,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和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廣東省流動博物館承辦的“跟著粵菜去旅行——粵菜文化展”在廣州市天河區體育東路112號百福廣場-廣州酒家開幕。這場展覽“選料”粵菜歷史,“烹飪”粵菜文化,“端出”我們美好時代色香味俱全的盛宴佳肴。三張粵菜餐桌分別展示了十二道廣府、潮汕和客家仿真菜。其中廣府仿真菜是佛山秋色作品。潮汕菜和客家菜由韓山師范學院潮菜學院潮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團隊采用環保高分子材料與堆砌技術,經過建模、上色、定型、拼裝、淋汁等工序制成,展示菜品最新鮮真實的模樣。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共同展示,互相映照,互為補充。

越來越多的文創美食正向大伙走來,這個新年,讓我們品出美食新味道。

粵菜文化·十大美食

1 果遇“初味”

出品: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華廈大酒店

據孫中山身邊工作人員回憶,孫中山有用牛奶煮蘋果的飲食習慣。負責甜品研制的呂師傅說,他們希望在平凡的口味上進行創新,使之更符合現代人的口味,他嘗試著添加一些小配料,經過多次嘗試、反復調整,最終制作出來的牛奶煮蘋果經過特別的烹煮,酸甜適中,有種清新自然的感覺。他介紹,蘋果要選用新疆阿克蘇糖心蘋果,糖分含量高;牛奶就是本地水牛奶,嶺南風味。

2 精選意式荔枝醉

出品:廣東省博物館

“家家酒用晶丸浸,一一津教玉液滋”。這是屈大均寫荔枝酒的詩句。荔枝酒香醇而帶有口味,入口香美。咖啡豆風味正好,香甜的水果氣息也是極受歡迎。甜感十足的精品意式豆制作意式濃縮,加入廣東省博物館文創荔枝原漿酒,迸發更多甜蜜。

3 紅樓木樨清露

出品:廣東省博物館

木樨就是桂花,木樨清露也就是桂花香露,為桂花蒸餾所得香液,是古代進貢的御用品。玫瑰露最早由波斯傳入我國,由于其馥郁清香,廣受中國人的喜愛。廣東省博物館出品的這兩款清露冷熱均可,若冷飲,冰粒更爽快。

4 一口穿越寒武紀

出品: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陶陶居

“一口穿越寒武紀”其實就是“蒜蓉粉絲蒸蝦”,館方聯合老字號餐飲企業陶陶居,給經典菜品注入了科普元素。為什么是“寒武紀”?因為在五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海洋中,生活著蝦的親戚,它們看上去像一片片葉子,名叫三葉蟲。這種古生物,是距今5.6億年前就出現的最有代表性的遠古生物,與蝦蟹等同為節肢動物。三葉蟲演化出了繁多的種類,有的只有2毫米,有的則長達70厘米。

5 “茨茸布甸”

出品:廣州博物館+中國大酒店

茨仔是馬鈴薯的別名,茨茸即為土豆茸,布甸又可譯為布丁,是英語pudding的音譯。布甸是一種半凝固狀的冷凍甜點,在英國,布甸一詞可代指任何甜點。茨茸布甸的主要用料是茨仔、牛油、雞蛋、白糖、奶粉、煉奶、栗粉,首先將茨仔去皮蒸熟壓爛,接著將以上所有原料拌勻,倒入容器里,放入烘爐,烘熟至熟,并有少許金黃色。

6 “白汁昆侖斑”

出品:廣州博物館+中國大酒店

這道菜將傳統白汁昆侖斑與昆侖鮑片相融合。細致的刀工,能讓食材呈現出極致的美感。取鮮嫩龍躉、五頭大鮑魚、金華火腿、冬菇切成薄片,整齊劃一地擺回魚形,算上精準的蒸制時間,淋上粵菜里傳統的清湯白汁,肉質彈嫩汁液豐盈,方寸間盡顯廚師精妙的刀工火候,更是體現廚師對于傳統粵菜傳承與創新的誠意之作。

7 五色沙河粉

出品:沙河粉村

廣州沙河粉制作技藝2021年6月份新鮮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沙河粉又被稱為“山水沙河粉”,因最早出自廣州白云山腳的沙河鎮而得名,正宗的沙河粉薄而透明,韌而爽滑,不管是炒、撈、湯都好吃。沙河粉村的五色沙河粉在磨漿時加入紅蘿卜、黑芝麻、青菜等材料,做出不同顏色。而且和干炒牛河不同,五色河粉更加清淡,用油更少,入口清爽不膩。

8 粵劇主題美食

出品: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

餐廳處于粵劇博物館,渲染永慶坊氣場,建筑格局,室內布置,餐具杯盞均有粵劇元素,粵曲、戲服、頭飾、花臉 ……一樓餐廳有荷花池水相襯,樓上餐廳還有小戲臺,菜名也多是用粵劇的劇名來命名:八和會館、凌波仙子、白蛇傳…… 品美食,品美景,品文化。

9 黃埔炒蛋

出品:黃埔船民之手

廣州長洲島上有享譽世界的黃埔軍校,也有聞名廣東的粵菜“黃埔炒蛋”。這道菜嚴格來說是介乎于“煎蛋”與“炒芙蓉蛋”之間的一道菜,據說出自黃埔船民之手,所以就被稱為“黃埔炒蛋”。其做法是雞蛋攪拌成蛋漿后,放置到鍋中薄煎,并快速將半熟的蛋皮逐層疊加翻炒,從而達到外香內嫩的效果。

10國潮食品禮盒

出品:廣州酒家

廣州老字號餐飲企業廣州酒家的瑞獸豐年國潮食品禮盒精選巧克力流心曲奇、芝士曲奇、咖啡曲奇等6款優質曲奇。該款曲奇禮盒以國潮的設計,附以鳳凰的圖案寓意吉祥,外觀精美,內置文創禮品,可DIY,具有趣味性。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天河|一碟炒牛河,也許是很多廣州人印象深刻的美食記憶

下一篇:從沙河大飯店到沙河粉村,做沙河粉的他們都老了

相關推薦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