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田軍:后波普的冷艷|天津寶軒漁府餐廳設計
以下圖文均授權Designwire獨家首發
60年代,波普風追求視覺上的通俗化和娛樂化,但在田軍看來,那些早已不適用于當下,不是因為過時、不是因為張力不夠,而是伴隨網絡時代的發展,設計也期待一場革新。為此,他反對現代主義自命不凡的清高、用碎片化的邏輯和性感化的色彩賦予空間一種享樂主義的情緒。
田軍在空間設計和藝術收藏領域忙得不亦樂乎,但骨子里卻是一個生活的思考者。
如何讓當代的設計和古典的技術之間擁有更多的關系,他說:“他們不應該是對立和拒絕的,而應該是友好和溫存的,在似是而非、若即若離之間,建立一個更大意義的開放性。”
寶軒漁府是寶軒投資集團旗下最重要的品牌之一,坐落在西沽公園旁邊,這是一個專為年輕人設計的有活力,有熱情,有想象力的餐飲空間。田軍將其定位為后波普風時代下的享樂主義。
整個二層空間主打散座和VIP包間,金屬云盤旋在屋頂、冷艷色彩與輕復古家具搭配,并由鏡面裝飾的走廊以弧線為型蜿蜒于空間,一路的鏡像和重疊,這是田軍一以貫之的設計手法:使用刺激的色彩和不尋常的邏輯來呈現一種讓視覺顫動的效果。“夸張的視覺,戀舊的家具,又不能缺少荷爾蒙的味道和布爾喬亞的小資情調,這幾乎是這個后網絡時代最普遍的共性”他說。寶軒漁府是他專為年輕人打造的用餐之所,這里時尚、前衛、自由,不逢迎也不討好,當然也不乏小性感。空間里的性感有兩種表達方式,一個是顏色的張力,或者說是視幻、艷情;另一個就是材料語言的質感,就是皮褶、鏡面、和金屬的冷艷。
整個用餐區田軍引入了建筑結構主義的符號,走廊中的折窗大小不一、反復折疊,并配以明朗的粉色加以裝飾,創造出一種碎片化、凌亂化的感覺。這是他對享樂主義的詮釋:無論是古典主義、后現代主義還是夜店的狂歡,最終抽離出來的部分永遠是讓人感官愉悅的、去意義的。在寶軒漁府大量的金屬棒堆積在一起,遠看像閃爍光芒的金色的云,近看像互相碰撞的鋼鐵叢林,能滿足人們對科技、網絡、冷艷、危險、新潮所有的臆想,而且看上去天馬行空,頗有前衛革命的精神。
古典線型的頂棚,宛若窗上的窗花,按照自然的邏輯生長出來,田軍對它的改造僅僅是鋪上一層深灰色,給這個有點殖民主義的頂棚賦予了一種無動于衷的氣質。那些讓人有些臉紅的艷粉和四面包圍的鏡片,其目的就是要用甜膩和自戀代替崇高與嚴肅。
“后波普風絕不是一個節制的風格,需要放棄敘事的邏輯性和技術的控制性”,他把安靜均衡和活潑無序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合二為一,既傳統又自由,以此來隱喻他所說的‘因此獲得了更大的容量’。
而空間中大量鏡片的使用,則意在讓藍色的、黑色的實木墻板變輕盈。這種輕盈化解了古典主義作品的沉重,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真正接近后網絡時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
“從設計語言的技術來說,古典的實木墻板線型帶來的安全保守,和折曲混亂的彩色玻璃隔窗有些格格不入,而恰恰是這點符合了古典技法和現實生活有些別扭的關系,也帶來了兩個時代兩種文化對抗的張力”田軍說。此外,當下人的生活不可能再以形式和語言的新舊來劃分,因為這些問題早就不存在了,所有的設計語言是附著在文化這個主體上的,全球化和網絡化讓這個主體不存在了,所以語言都是懸浮的,和統一的風格沒有關系,更多的是讓這些碎片產生關聯和可能性,這也是后波普所強調的自由所在。VIP包房的墻面,不僅令所有人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呼應美國波普大師羅伊利希滕斯坦的作品。這是一個有田軍個人自己想法的作品,他希望能改變大家對古典技術的既定印象,重新反思已經被大眾消費改變的古典氣質對于每個人的意義,從而獲得一些新鮮的體驗。項目:寶軒漁府餐廳
設計師:田軍
地點:天津
面積:700平米
完工:2016年6月
攝影:林雨
關于田軍
田軍:設計師,當代藝術收藏家,北京瑞普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從業二十年來為酒店、餐廳等多個行業提供多元化的室內設計服務。長期學習和實踐如何把當代藝術和室內設計粘合在一起,消除邊界,讓現代人游離在二者的中間地帶,搭建中國特有的現實生活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系。
出版過《叁拾肆店》餐飲設計專輯,多次在中央電視臺CCTV2經濟頻道交換空間及空間榜樣欄目擔任專家評委;連續三年在臺北幸??臻g兩岸四地設計交流大賞擔任專家評委和主講嘉賓;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專業獎項,包括:亞太室內設計大獎,德國紅點獎,德國IF設計大獎。
近期作品
▲北京零貳玖餐廳
▲北京小珺柑餐廳
▲上海TATA咖啡
啟幕)
文章為<designwire設計腕兒>微信獨家首發,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投稿info@designwire.com.cn,電話:010-68391213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