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夢炎與葉李
宋志堅
《續資治通鑒》有一段文字說到留夢炎與葉李。那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世祖忽必烈問趙孟頫對此二人的看法,趙孟頫的傾向明顯,留夢炎是他的“父執”,他認為“其人厚重,篤于自信,好謀而能斷,有大臣器”;對于葉李,則只淡淡地說到其“所讀之書,臣皆讀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忽必烈的看法正好相反:“夢炎在宋為狀元,位至丞相,當賈似道誤國罔上,夢炎依阿取容。李布衣,乃伏闕上書,是賢于夢炎也”。
葉李“伏闕上書”,被獨攬大權的賈似道指使屬下誣陷制造冤案發配到漳州,日后賈似道倒臺,恰巧亦被發配漳州,與剛剛冤案昭雪的葉李相遇于泉州洛陽橋。葉李留下那首上闋為“君來路,吾歸路,來來去去何時住。公田關子竟何如,國事當時誰汝誤”的詞,說的就是此事?;蛟S很多人不知道,彼時葉李“伏闕上書”,并非什么“朝廷大員”,僅僅是一介“布衣”。
忽必烈在說到留夢炎與葉李二人時,特別在意二人身份,留氏“位至丞相”,對賈似道沒說一個“不”字,反而投其所好,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權位;葉李只是布衣,卻敢于上書,說的還是賈似道“誤國罔上”之種種,可見,他意不在權位高低,而在賢能與否。是否應當受人尊重,亦是如此。葉李在南宋末年“伏闕上書”時是國子監的學子,南宋亡國之后隱居深山不肯出仕,說他背叛趙宋皇朝屈從蒙元者,實在是小看了他的格調與氣度。
忽必烈不贊成趙孟頫對留夢炎與葉李的看法,卻理解他的苦衷,故對趙孟頫說:“汝以夢炎父友,不敢斥言其非,可賊詩譏之”,趙孟頫所“賊”之詩,即為“往事已非那可說,且將忠直報皇元”。趙孟頫當然也懂“上論賈似道誤國,責留夢炎不言”的真實用意。他日后為改變忽必烈時朝中諸臣不言的局面,為君子伸張正義,使賈似道式的人物難以立足,是出了一己之力的。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廣東探索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