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檸檬茶喝哪家?丘大叔、快樂檸檬、1檸1、撻檸等6品牌大PK
本文節選自《2020中國檸檬茶飲差評大數據分析與研究報告》。報告全文共61頁,主要采用大數據監測、桌面研究以及用戶訪談等方法,結合NCBD自有的餐飲數據監測系統而成。
本報告涉及的品牌有:TANING撻檸、一些檸檬一些茶、丘大叔檸檬茶、1檸1檸檬茶、快樂檸檬、Hi.TEA。
1 檸檬茶行業發展概況
檸檬茶(Lemon tea)是一種以檸檬片加茶等配料沖制而成的飲料,可熱飲也可以冷飲。尤其是在夏天,喝一杯冰涼的檸檬茶,還有降暑解渴的“神奇功效”。
檸檬茶在廣東等南方地區有比較深厚的群眾基礎,尤其是在粵港澳地區。作為一種民間茶飲,它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也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群體。但在國內其他地方,檸檬茶飲門店普遍比較少。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出了廣東,消費者對于檸檬茶的接受度需要培養,也有人認為檸檬茶很難走出粵港澳區域。
NCBD(餐寶典)發布的《2019—2020中式新茶飲市場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預計到2021年中國茶飲市場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這其中,檸檬茶作為茶飲的一個細分品類,在廣東地區,其受歡迎程度不輸其他奶茶。據餐寶典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5月底,全國專注于檸檬茶的門店已經有1300多家。
廣州檸檬茶市場競爭激烈,受疫情影響,目前已經關閉的門店也不在少數。檸檬茶飲也無法避免茶飲市場同質化明顯的特征,很多品牌缺乏核心主打產品,在消費者眼中它們相互之間并沒有什么不同。
根據餐寶典對業內相關人士的采訪,相對其他奶茶品類,檸檬茶飲的毛利會更高,部分能達到85%甚至更高。
從搜索指數來看,從2011年開始,檸檬茶的關注度呈現逐年上升的狀態,在2017、2018年達到小高峰。從數據來看,檸檬茶具備明顯的季節性,每年的夏季會迎來關注的高峰。
2 主要檸檬茶品牌介紹
快樂檸檬:定位手搖奶茶,嚴格來講不算檸檬茶。快樂檸檬成立于2006年,采用直營+加盟的發展模式,兩者的門店數比例約為2:8。2019年快樂檸檬新開門店300多家,總門店數超1200家。
快樂檸檬創立之初,以檸檬作為主要賣點,主打檸檬類和茶類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的認知,從其名字來看,也是主打檸檬。在看到奶茶市場的爆發后,快樂檸檬進行了升級,更多的聚焦于奶茶。
2019年,口碑聯合快樂檸檬在上海推出無人智慧奶茶門店,并推出第一個制茶機器人。同年8月,快樂檸檬的“珍珠奶茶”,被檢測出菌落總數超標。
TANING撻檸:主打手打檸檬茶。2007年創立于廣州,截止到2019年12月,TANING撻檸已經擁有直營、合作門店超過250家,其中直營店約30家。
撻檸就是手打檸檬的意思,采用現焙茶+鮮檸檬。撻檸采用冷飲袋包裝,比較環保,但也有消費者吐槽,表示“不如瓶裝好握”。
撻檸門店外賣占比較高,部分門店能達到70%甚至更高。
丘大叔檸檬茶:堅持直營的檸檬茶。創立于2018年,隸屬于廣州山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擁有20多家直營門店,不做加盟。
丘大叔專注新鮮健康茶飲,主打新鮮檸檬搭配不同茶底的特色茗茶,堅持純手工制作,為客戶提供新鮮健康的檸檬茶。其招牌為鴨屎香,也是其爆款產品。
2019年12月,丘大叔檸檬茶首家單品店在廣州正佳廣場開業(“鴨屎香專線”),整個店只賣一款產品。
一些檸檬一些茶:起源于廣州,頗受廣州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在其門店內可以通過對暗號來獲得一些優惠,不過也有部分消費者對此表示沒什么新意。截至2020年5月,一些檸檬一些茶擁有100多家門店。
在產品方面,一些檸檬一些茶缺乏主打的爆品,與丘大叔檸檬茶、1檸1檸檬茶相比,辨識度不夠。
一些檸檬一些茶很多門店是以外賣為主,“外賣優先”導致很多消費者等的時間太久,從而產生不滿。
1檸1檸檬茶:自稱是一個“網黃”。成立于2018年5月,以時尚、年輕、活力著稱,是一個以檸檬茶為主的連鎖品牌。
1檸1檸檬茶目前有20多家門店,門店設計以黃色為主色調,寬敞明亮,簡約大方。其招牌是香水檸檬,銷售占比近7成,同時還有雞蛋仔等小吃配合。
Hi.TEA:本質上賣的不是檸檬茶而是空間。Hi.TEA在廣州擁有較多的門店,從定位上來講,Hi.TEA與其他幾個品牌呈現出明顯的不同,更像是一個空間,一個用來“坐下打游戲”或者可以光明正大抽煙的空間,而檸檬茶只是其中的點綴。
因其特殊的定位,Hi.TEA的門店一般都設置有比較多的座位,而且很多門店都可以吸煙,這就導致許多消費者對其環境以及店內“有煙味”的吐槽比例非常高。有消費者表示,這就是做煙民生意的一個茶飲品牌。
3 主要檸檬茶品牌差評大數據對比分析
1、滿意度:最高的是丘大叔檸檬茶,滿意度為8.46;其次是撻檸,滿意度為8.43;Hi.TEA滿意度最低,只有7.54。
2、客單價:Hi.TEA客單價最高;其次是丘大叔檸檬茶,客單價為18.13元;其他品牌客單價比較接近。
3、差評率:最高的為Hi.TEA與快樂檸檬,均超過8%,遠超其他品牌;丘大叔檸檬茶差評率最低;其他品牌差評率比較接近。
4、口味對比:丘大叔檸檬茶堅持直營,在口味方面得分最高;撻檸與一些檸檬一些茶不分上下;Hi.TEA口味得分最低。
5、服務對比:丘大叔檸檬茶得分最高;Hi.TEA得分最低。
6、綜合對比:總體來看,丘大叔檸檬茶、撻檸以及一些檸檬一些茶表現相對較好;環境方面快樂檸檬得分最高;Hi.TEA在各方面與其他幾個品牌都有較大的差距。
7、差評分布:總體來看,檸檬茶在產品方面的差評比例要高于服務,這主要與檸檬茶的模式比較輕有關;另外,等太久以及優惠不能用等也是經常被吐槽的點。
8、各品牌突出槽點:1檸1在產品方面的差評比例最高,接近六成;快樂檸檬在服務方面的差評比例最高;Hi.TEA在環境方面收獲了大量的差評。
4 主要檸檬茶品牌的典型差評
1、TANING撻檸
產品與服務方面的收獲的差評比例相對較高,分別達到40.6%、35.6%;部分門店現場出單非常慢,差評占12.4%;另外,其包裝袋也被用戶吐槽不方便使用。
典型差評:
(1)產品方面的吐槽比例高達40.6%;
(2)服務方面的差評比例為35.6%;
(3)其他差評:優惠券、包裝袋等。
2、1檸1檸檬茶
針對產品的差評比例高達57.7%,接近六成,遠超其他幾個品牌;優惠券不能用以及性價比方面的吐槽比例也處于較高水平。
典型差評:
(1)產品方面差評比例最高,接近60%;
(2)性價比不高;
(3)優惠券不能用。
3、一些檸檬一些茶
產品方面的差評占38.0%;在等太久這一項上差評比例遠高于其他同定位的品牌,這主要是由于很多門店堅持“外賣優先”,導致現場的消費者等待時間太久;優惠不能使用的吐槽比例也較高。
典型差評:
(1)產品方面差評比例接近40%;
(2)23.2%的差評與等太久有關;
(3)優惠券不能使用,限制太多。
4、丘大叔檸檬茶
產品、服務與等太久的差評位居前三;客單價較高,與其他的對比,就容易產生性價低的印象,性價比方面的吐槽占10.2%;飛冰后出品會變少差評比例為6.5%,比較典型。
典型差評:
(1)去冰后量變少的吐槽;
(2)服務方面的吐槽;
(3)產品方面的吐槽。
5、快樂檸檬
唯一一個服務比產品的差評占比高的品牌;優惠券不能在門店使用的情況較多;漏料、錯料的情況也較常見。
典型差評:
(1)服務方面差評比例最高,接近40%;
(2)產品方面的差評;
(3)優惠券方面的差評。
6、Hi.TEA
除產品外,Hi.TEA在速度與環境兩個方面收獲的差評最多;雖然大多門店設置了吸煙區,但門店內煙味無法完全隔離,煙味太重,影響消費體驗。
典型差評:
(1)速度太慢,等得太久;
(2)環境太差,一股煙味;
(3)服務不行。
5 檸檬茶品牌差評總結
1、隨著中國智能手機的普及,消費者在大眾點評、美團外賣以及餓了么等線上平臺的評價至關重要,評價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任何一個餐飲企業都不應該忽視。企業需要理性看待差評,差評不僅可以影響餐飲企業獲客,也是一個幫助餐飲企業改進、優化、提升的重要工具。
2、絕大多數差評本質上是顧客消費時存在不滿,但這種不滿在門店又沒有得到及時妥善的解決,消費者從而借助網絡發聲,給出差評。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將顧客的不滿在門店解決,顧客在消費后反倒還有可能會給出一個好評,而不是差評。
3、差評對于一個門店,不亞于一次小型的危機公關,處理得好,能夠為門店留住客戶甚至帶來新的客戶;處理得不好,會給餐企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對于差評,餐飲企業絕對不能無視、忽略,而應該加以重視。對差評的回復不僅要積極,還要及時、有針對性、有誠意。
4、針對檸檬茶品牌的差評:與酸菜魚、牛蛙以及火鍋等品類相比,大多數檸檬茶品牌在產品方面收獲的差評比例要高于服務方面,這主要是與大多檸檬茶品牌不提供堂食、模式相對較輕、對服務的觸達面較少有關;此外,一些檸檬一些茶、快樂檸檬以及1檸1等檸檬茶品牌存在優惠券不能用、團購被“歧視”等一系列的問題。
5、在口味與服務方面,丘大叔檸檬茶、撻檸以及一些檸檬一些茶相對得分較高;環境方面快樂檸檬表現較好,出餐速度也是最快的;Hi.TEA在各方面與其他幾個品牌都有較大的差距,各項指標墊底。
6、快樂檸檬的加盟店最多,服務方面的差評比例遠遠高于其他品牌,且不同門店差評比例差異較大,服務水平不一;丘大叔堅持直營,品質比較穩定,最大的吐槽點是性價比不高以及去冰(飛冰)后量變少的問題;一些檸檬一些茶與撻檸的許多門店外賣占比較高,門店的消費者需要等的時間比較久,產品方面也有比較多的吐槽;1檸1檸檬茶在產品方面的差評比例最高;Hi.TEA的門店環境備受吐槽,門店內的煙味是其“特色”,等太久也是其比較典型的槽點。
7、現制檸檬茶講究即飲,如果超過一定的時間,容易對產品本身的口感有較大的影響,會出現比較澀、比較酸等一系列的問題。
8、對于差評,不能一味地采用固定的模板去回復,要有溫度、有針對性。如果都用統一的回復模板,只會讓消費者感到敷衍。真誠對待每個差評,合理用好每個差評,做出改善,這樣才能在服務、產品等方面不斷提升,從而提升競爭力。
9、當然不排除存在一些惡意索賠、惡意差評、惡意舉報/打假,不惜擾亂正常的經營秩序和市場環境的行為,對于這些行為,餐飲企業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積極舉報、報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