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限食材創新“無限餐食解決方案”,鍋圈持續助力消費回暖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住宿和餐飲業生產指數增長11.6%,全國餐飲收入8429億元,同比增長9.2%。在餐飲回暖浪潮中,各餐飲企業紛紛發力創新,研發一人食、小罐美食等新產品的同時,更推出即時送餐上門、社區門店代加工、廚師上門等新服務,滿足居民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刺激消費活力釋放。
作為社區餐飲數字化新零售代表企業,鍋圈以“美食力”俘獲大批消費者,從露營燒烤,到入夜小酌、在家吃火鍋,鍋圈致力于以有限食材,打造出“無限吃飯解決方案”,滿足多品類、多場景需求,在多快好省地服務社區餐飲生活的同時,也開辟出一條“在家吃飯”美食新賽道,助力產業上下游的復蘇。
打造爆棚“美食力”,撬動舌尖經濟
據中國烹飪協會分析,今年1至2月,全國餐飲收入增速、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增速分別較上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0.1個百分點。全國餐飲收入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9%,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5.7個百分點。業內人士指出,2023年,消費復蘇大趨勢下,餐飲行業率先回暖,意味著“舌尖經濟”成為消費復蘇的強勁動力。
民以食為天,“好吃”才是消費者認可的硬道理。作為社區餐飲數字化新零售知名企業,鍋圈在過去三年中呈現逆勢增長,全國門店數量突破10000家,“美食力”正是其撬動舌尖經濟的底層能力。
為服務中國味蕾,“甄選地道好食材”是鍋圈構筑“美食力”的第一重要義。據了解,為了探尋好食材,鍋圈建立了一支由200多人組成的采購隊伍,他們長年累月或深入山林田野,或下至江河湖海,從源頭開始對原材料嚴格把關,堅持上游產地源頭直采直供模式,選用當地特色食材,構筑起鍋圈龐大的食材版圖。
不僅從內蒙古大草原的羔羊肉卷、遼寧的黃白花小公牛、河南的黃河灘羊、到福建東山的珍珠鮑魚、廣東的白對蝦、云貴的菌菇,覆蓋全國100多個地市的地道美味都被鍋圈收入囊中;此外,從北美小八爪、巴西牛肉、澳大利亞羔羊肉,到印度尼西亞的巴沙魚、泰國冬陰功醬,鍋圈的尋味足跡還涉及全球十余個國家。
把好食材收入囊中之后,鍋圈還會進一步攜手上游硬核工廠共同打磨食材口味。確保呈現“精品”,是鍋圈打造“美食力”的另一個關鍵所在。以鍋圈食匯特色產品“白玉脆毛肚”的研發為例,鍋圈的產研團隊不僅利用蒸煮工藝減少腥味,通過揉搓褪色提高顏值,更采用先進的生物酶技術漲發替代傳統泡發,鎖住更多營養成分的同時,提升毛肚的脆嫩口感。
資料顯示,目前鍋圈已在上海、成都等多地建立起食材研發中心,鍋圈在售的超700+SKU中,自研和自有品牌占比超90%,形成了覆蓋火鍋、燒烤、鹵味、一人食、快手菜、西餐、生鮮等八大系列場景的豐富品類。同時,依托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支撐,鍋圈能夠實現極致質價比,最大程度讓利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好吃不貴”的優質食材。
提供“無限餐食解決方案”,為消費回暖添柴加火
“好吃不貴”的鍋圈美食成為在“買菜回家做飯”和“外賣到家”外的第三種“在家吃飯”解決方案。而除了嚴選食材、創新產品之外,鍋圈最大的特色在于為消費者提供“無限餐食解決方案”,即“多元品類”X“多種場景”X“多樣吃法”,進一步滿足多樣化的餐飲消費需求。
例如,在場景的拓展上,鍋圈曾與唐宮夜宴聯名推出年夜飯預制菜套餐,包含了佛跳墻、豬肚雞、紅燒鯉魚、番茄牛腩等菜品,融匯閩菜、川菜、豫菜、湘菜、魯菜等多種地方傳統菜系,助力消費者輕松做好一桌年夜飯的同時,也讓年味豐富起來。
再如,在卡塔爾世界杯期間,鍋圈推出“鍋圈火鍋季,嗨翻世界杯”套餐,精選各式經典火鍋食材、醬料、飲品,推出“京派清水鍋套餐”、“川渝麻辣鍋套餐”、“粵式豬肚雞火鍋”等,讓視覺與味蕾的狂歡同步得到滿足。
更為重要的是,鍋圈支持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口味偏好隨心搭配、解鎖多樣吃法。以鍋圈的爆款單品小龍蝦為例,就有消費者將小龍蝦搭配面條、饅頭、年糕等主食,簡單翻炒自制成新美味。通過與食材、調料的靈活組合,單一的預制菜便可以變化出無限的美食,鍋圈實現了對日?!霸诩页燥垺泵朗硤鼍暗娜采w。
也正是得益于此,鍋圈圈粉了多種類型的用戶。無論是操持一大家子飯食的父親、母親,還是為愛下廚的妻子、丈夫,身兼多職的保姆,喜愛懶宅的單身人群,鍋圈成為他們輕松解決“在家吃飯”難題的秘密武器。
通過火鍋、燒烤、中餐預制菜、西餐等“有限食材”的自由調配,在免去“買洗切配調”繁瑣做飯步驟的同時,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及家人的口味偏好創造出“無限餐食解決方案”。不論是家人共餐、親友聚會、一人小食還是企業團建、露營燒烤,鍋圈都可一站式滿足所需。
龐大的擁躉群體也轉化為鍋圈快速增長的動力。由萬家門店組成的餐飲服務網絡如毛細血管般深入社區,融入日常生活,在長期服務社區居民的一日三餐中,鍋圈成為便利社區餐飲生活的新型基礎設施,為社區商業的繁榮注入新活力。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過去幾年受疫情沖擊與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餐飲行業整體承壓,而鍋圈卻實現逆勢增長。分析其成功之道,除了在美食力、供應鏈能力、數字化建設能力等方面展現的硬核基本功,更要歸功于不斷創新的能力。
一方面,鍋圈多快好省解決傳統“在家做飯”步驟繁瑣、費時費力、廚藝要求高的難題,助力消費者輕松做好一桌好飯;另一方面,鍋圈創新地將火鍋、燒烤等場景搬進家,并且以有限食材提供無限餐食解決方案,極大地豐富了“在家吃飯”場景。
以創新培育新消費,鍋圈模式也為餐飲行業也帶來了新增量,在消費復蘇背景下,鍋圈的創新解法無疑也在為餐飲行業的回暖添柴加火。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2021年“在家吃飯”行業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在家吃飯”的市場規模將升至35529億元。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家吃飯,他們對“美食力”的關注也不再局限于口味,低脂健康、場景創新、質價比等更多維度,成為大家選擇美食時的考量因素。而以有限食材創新無限餐食解決方案,且始終秉承多快好省、好吃不貴的鍋圈,已然搶占先機。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春季喝茶必知的六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