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日記,名山茶不是你聽說的那樣
之一
沒上茶山之前,茶友們都在問,你還不上山?游客多,茶商多,茶葉多。言下之意,再不來,好茶搶光了。
我心里著急。
搶不到茶,算是名山茶的一個特色,只不過,現在能喝的茶山都有名,價格都不便宜,好像大家都在搶。
云南搶茶第一次是2007年,云南茶暴漲,傳導至全國的綠茶產區。再一個是2014年,山頭茶暴漲,形成搶購熱潮,價格漲到最高點,基本上這之后搶購的,現在都在高位運行。
一個山頭被包圓,第一撥收茶人受益,茶價在翻番,第二撥也受益,茶價還在翻番,最后的這幾撥,只能算韭菜。
之二
今年的春茶據說發得好,量大,古樹也提前,信息到處都是,網絡上自媒體朋友圈,一張嫩芽,一張名山,都是提示你,茶出來了,趕緊下單,趕緊搶。
按照往年,古樹都是潑水節之后的事情,普洱茶不是綠茶,并不講究明前茶,尤其是古樹發得晚,有個大品牌在做古樹茶加倉的圖片,我看了看圖片,基本上是一個茶區古樹茶的數量,不得不說,這是做了大貢獻。
這樣來看,我上山收茶,那是難得收到茶了。
果不其然,我上山,別人下山。
之三
我去一個茶廠,老板說一個人也沒有來,的確如此,我坐了一半天,就我一個人。
市場卻是到處都在傳,茶山爆滿了,人滿為患了,這信息說明茶客都直接進山了?
當然,茶廠熟知茶山行情,第一波一般不收購,再說,古樹茶的價格高,絕大部分茶廠也不太可能收購。
我想想,或許是正常。
倒是有個茶廠拉了幾大車古樹茶進山,據說是陳年老料,反正我不清楚,不好亂說。前幾年的招數,游學團、皮卡進村寨都消失了,大家都在展示各自的倉庫,都是天量的古樹進倉了。
山頭茶,品牌的招數又變了?
之四
遇到一個老大哥,人來了幾天,也一片葉子沒收,他又不做茶,幾千里跑來又不收,是什么道理?
回答是現在價高,潑水節后價格就降下來了。
我笑他,你這生意經,到茶山來玩了。他今天為50塊的鮮葉價差和茶農較真:你賣我就收,不賣這兩天茶山也沒人出手,葉子要么老在樹上,要么你自己做成干茶,慢慢撞運氣。
這信息很奇怪,既然茶山人多,為什么又都不出手呢?
我去山頭看,茶葉也沒有怎么發啊,為什么朋友圈到處都是古樹,到處都是名山,估計朋友圈的產量就超過了茶山這幾天的產量了。
之五
另一個名山的茶農,今天自己收了200公斤鮮葉,自己采自己收。
我在想,茶山慘到這種程度了?
普洱茶的收購,從成品到毛茶,從毛茶到鮮葉,基本上是層層遞進到茶山,不守樹收鮮葉,基本上茶農的茶就只能賣游客。
出了寨門就不是茶,這條法則不僅僅是對茶商有用,對茶農是一樣的道理,下了樹的鮮葉就不是鮮葉。
收名山都是收鮮葉,做成干毛茶,誰也認不出,誰也不敢收。
之六
以前的市場,云南做茶不存茶,不存茶就沒有老茶?,F在變了,產區也有老茶一條街了,營銷故事的版本和之前的老茶界一模一樣,這是我爺爺的爺爺存下來的,好茶,好倉味。
市場在停頓之后,好像再也找不到北,所謂的中期茶爆倉爆到了茶產區。
普洱茶概念有重復折騰的痕跡,新的一波消費者起來了,只能重新接受一遍再教育。
爺爺做茶孫子喝,孫子們在哪里呢?
轉自WJSPYGZH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