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組合拳 炒香“預制菜”
3月24日至26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暨首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博覽會在廣東省東莞市舉辦。我區30家企業攜100多種預制菜產品亮相食博會·預博會。
本屆食博會·預博會分為預制菜展區、國貿基地展區、服務貿易展區和國際展區等,囊括了食品行業、預制菜行業的全產業鏈,旨在集中展示國內外農產品及預制菜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搭建國際貿易平臺,推動產業交流,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自治區農牧廳重點組織了天賦牧之源、御盛齋、牧森百草、蒙薯等食品企業參會。這些企業都是制作預制菜的“高手”?,F場商家展示,經過十幾分鐘的簡單烹煮,天然、綠色、高品質的食材就能變成一道道具有草原特色的佳肴。
酥脆香醇的烤羊腿、口感軟嫩的羊蝎子、鮮香可口的草原紅牛肉、湯鮮味美的鹵羊雜、健康美味的薯條和土豆泥等預制菜在博覽會亮相,其中13種產品被組委會授予優秀參展產品。7家企業現場簽訂了意向合作協議。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作為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消費市場的預制菜,正在開辟新的“黃金賽道”。
下一步,我區將充分利用好農畜產品量大質優的優勢,積極布局預制菜產業,推進我區預制菜從原料選擇到產品研發再到生產加工及市場流通的全產業鏈發展,讓預制菜成為又一張內蒙古美食名片。
內蒙古臺特約評論員、內蒙古財經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馮守宇認為,內蒙古具有發展預制菜的良好基礎和天然優勢,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更周密的頂層設計、出臺更多的支持政策,炒香內蒙古預制菜,使之成為內蒙古顯著的標簽和亮麗的名片。
馮守宇:提起預制菜,大家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對預制菜都有過接觸。就內蒙古而言,從最初的自熱火鍋、青城羊雜,到熱一下就能吃的烤羊腿、煎牛排,再到德順源的燒麥、西貝的莜面魚魚……各類預制菜品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預制菜具有方便快捷、價格低廉、安全衛生、品種豐富、營養美味等特點,因此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其市場潛力十分巨大。據《2022年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白皮書》統計和預測,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高達4196億元,預計2026年突破萬億元大關。2023年,“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預制菜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進入公眾視野,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更加清晰可見。
內蒙古具有發展預制菜的良好基礎和天然優勢,作為農牧業大區,內蒙古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農牧業生產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糧倉”“肉庫”“奶罐”“絨都”,“名特優新”產品總數位居全國第二。
近年來,內蒙古積極推動預制菜生產規范化、產品標準化、技術現代化,把優質食材優勢轉化為優質食品優勢,推進傳統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努力聯通預制菜產業鏈條,大力打造預制菜品牌,致力于把內蒙古優良的預制菜產品推向全國乃至于全世界。
幾天前,我區30家企業攜100多種預制菜產品亮相食博會?預博會,這是我們將內蒙古的預制菜向外界進行的一次充分展示,通過展示讓更多人了解內蒙古、了解內蒙古的預制菜,通過展示使我們為內蒙古優質的預制菜產品走向全國,奔赴全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
雖然,內蒙古有發展預制菜產業良好的基礎和優勢,并已在預制菜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著諸如產品相對單一、工藝較為簡單、自動化程度偏低、產品知名度不高、宣傳營銷不足、客戶群體較少等問題。
因此,需要內蒙古相關部門進行更周密的頂層設計、出臺更多的扶持政策,充分調動相關企業和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打好打出一套過硬的組合拳,炒香內蒙古預制菜,并使之成為內蒙古顯著的標簽和亮麗的名片。
記者:李 輝、孫雪梅
編輯:佳 妮
審核:岳 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