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接連在深舉辦論壇!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聚焦“中國經濟”點贊深圳高質量發展
深圳改革開放的“開山第一炮”猶如驚蟄春雷響徹神州。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深圳,從南海邊一座邊陲小鎮,蛻變為國際化大都市,以“創新”領銜,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立足大灣區看中國、觀世界,深圳獨特的區位優勢,也吸引著眾多一流高校將目光投向這塊經濟發展的熱土。
這個周末,清華經管學院“中國智慧+中國經濟”企業家論壇、北大匯豐商學院“中國經濟:新形勢 新發展”北大深圳論壇2023,相繼在深圳亮相。兩家國內一流商學院將目光瞄準深圳,匯集學者權威、產業專家、企業領袖,立足鵬城眺望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與走向,以專業視角,為深圳帶來了最新的學術思想和經濟觀點。
把脈“中國經濟”塑造發展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清華大學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鼻迦A大學校長王希勤強調,清華大學不僅要出人才、出成果,還要出經驗、出示范,深入實施融通戰略,堅持推進創新、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為此,清華大學在深圳辦學,要把學科交叉融合作為催化劑,打破院系邊界,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堅持底線思維,做到“人有我強”“人無我有”,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更要與深圳政府、當地企業探索一種新型舉國體制,把三個“第一”落實到清華在深圳的辦學實踐中,促進三個“第一”更好地結合。
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深圳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同步提升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已然成為經濟研究的新時代經典案例。
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張錦表示,2001年,北京大學與深圳市聯合創辦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構建了南北聯動的辦學格局,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學術傳統,與深圳“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不斷交融,北大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深圳的產業資源、創新資源不斷匯聚,新的思想、新的實踐在不斷碰撞中,形成了許多重要理論和新觀點。他期待,“北大深圳論壇”鏈接學術前沿與中國實踐,積極助力“雙區”建設,探討中國經濟和未來發展,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深度觀點交流、理論對話提供重要平臺,努力激發引領時代變革的原創性思想,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以堅持制度創新推動產業融合
與會專家學者關注到,當前,深圳正在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搶抓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實施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區改革開放等重大的戰略機遇,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消費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原副校長)、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指出,深圳不斷引領創新、推動制度開放,體現了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為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加大外循環對經濟的貢獻,就更要堅持制度創新與產業融合,建立一個平等的、國際化水平的貿易和投資開放格局。
“深圳政府一直是做得最好的,未來,也能夠在新時代繼續創造這樣一種更有信心、更加穩健的環境,推動民營企業創新,在新時代做出更大貢獻。”海聞還建議,“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未來,深圳企業要認清未來五年、十年所要面對的新情況、新形勢,認真分析、做好定位。當下的確存在逆全球化趨勢,但這更要求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看到全球化的基本動力仍舊存在,冷靜地分析自身的長處、短處,繼續發揮深圳創新創業的精神,仔細設計企業戰略,迎接機遇。深圳政府宜更好地營造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不僅是‘要做什么’還要關注‘不做什么’,讓企業獲得更多發展空間,落實政府承諾,贏得市場信任?!?/p>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建議,各個城市要充分融入大灣區的發展歷程,基于城市發展特性、地區產業特色,充分結合大灣區城市的比較優勢,在規模經濟越來越大、分工越來越細的趨勢下,有利于形成一個新的競爭優勢,而這種競爭優勢不管在國內還是國際市場,都將成為一個不斷增長的新的動力源。
培養復合型人才賦能科技轉化
“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創新將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鼻迦A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創新是核心關鍵,而深圳是中國創新最活躍的城市之一,也是實施改革開放最早的地方之一,為此選擇來深圳舉辦論壇,是期待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創新理念和實踐案例的豐富之地,共同探討“中國智慧+中國經濟”這一話題。
白重恩表示,此次論壇聚焦大學創新、制度創新、產業創新,實際上也是通過理論探討,為經濟發展樹立更強的信心。如果說“發明”和“創新”有什么差別的話,創新就是把發明推向市場,并在商業上取得成功,而清華經管學院就是作為這個獨特的“1”,發揮清華大學得天獨厚的科研優勢,在體制和機制上創造跨學科的發展優勢,培養更多人才推動科學技術商業化,并取得經濟上的成功。比如,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基于“6+1”的學科布局,經管學院就是這個“1”;即將開學的清華經管學院未來科技項目五期班,也是基于“10+1戰略聯盟”的布局,經管學院還是這個“1”,要培養跨界的復合型人才,在經濟和產業層面上實現科研的能量和效度,推動市場發展。
“‘大膽創新’引領深圳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堅持創新,葆有這份初心,深圳就會越來越好,深圳發展得好,清華在深圳就發展得好?!卑字囟骺隙?,“深圳是中國最有特色的一個地區,在制度創新、人才創新、產業創新、文化創新等各個領域都具有鮮明的代表性。為此,如果說清華大學、清華經管學院要擴大在中國的發展影響力、為國家建設做出更大貢獻,深圳都是一個很自然的選擇。更不要說,深圳數字經濟等產業在全國占有特殊地位,為開展經濟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實踐案例極為豐富的場域。從校友流向也可以觀察到:一方面留在深圳、服務大灣區的清華學子為產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另一方面,拔尖人才的能力在大灣區這樣一個開放、創新的環境中得到了充分發揮。”
立足大灣區贏得廣闊機遇空間
“作為企業經營者,我認為深圳給企業提供的最大平臺是創新創業。在未來的發展中,企業將會在深圳布局創新創業和科技創新方面,產業升級和優化產業結構方面,以及國際化發展方面,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化競爭力?!眱赡昵?,北大匯豐商學院EMBA同學會會長、深圳市天賀正豐集團有限公司在深圳設立總部,從種植加工到營養配餐,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也將營養健康的理念帶到了深圳。董事長黃端權表示,大灣區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非常值得投資的市場。作為改革開放窗口、大灣區核心引擎,深圳擁有廣闊市場和發展空間、良好創新生態、大量高新技術企業和優秀人才,不斷推進產業升級和優化產業結構,構建更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生態環境,同時區位優越、國際化程度高,在深圳積極推進全球化的進程中,為企業提供了立足大灣區面向全球的廣闊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北大匯豐EMBA2011級校友、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清標也提出,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深圳顯示出在高新技術、創新創業、產業集聚、高端人才等領域的先發優勢。作為一個文化和科技交融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擁有立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創新文化和底蘊,加之移民城市文化融合、年輕有活力、擁有完整產業鏈布局、毗鄰港澳等區位優勢,這里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構建可復制商業模式的平臺,利于企業將深圳經驗可以順利在其他區域加以復制、推廣。事實也是如此,正有更多優質企業從深圳走向全國乃至全球。
(原標題《清華北大接連在深舉辦論壇!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聚焦“中國經濟”點贊深圳高質量發展》)
編輯 劉悅凌 審讀 韓紹俊 二審 許家宜 三審 董曉敏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市占率連升7年,這項數據創新高!保利發展最新成績單來了
下一篇:如何評價約茶日記的第五代奶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