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預制菜是真風口,還是偽需求?

時間:2023-04-02 09:43:03來源:food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資本市場,永遠不會缺少備受矚目的焦點,也不會缺少風口下摔死的豬。

在你方唱罷我登場中,預制菜成為了創投圈炙手可熱的新星。

我也是挺佩服給預制菜造足了勢頭的陸正耀,大大小小的平臺都在說他創立的舌尖英雄。

但是,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一登場就被各方追捧的熱門概念,最終只有那么少數幾個能成長為真正的巨星。

絕大多數都像選秀節目批量生產的流量明星一樣,收割一波韭菜,也就泯然眾人矣。

那么,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預制菜,看它到底是真風口,還是想當然的偽需求?

首先,我們聊預制菜之前,一定要去界定它的范圍,不然,很容易鬧笑話。

比如很多人都把“預制食品”和“預制菜”弄混了。

預制食品是什么呢?

顧名思義,就是在賣出之前,先進行加工程序的食品,具體包括了初加工食材、半成品菜和成品菜這三類。

而預制菜,是進一步細分,指用戶購買之后,只要經過簡單的加熱和烹飪就可以食用的半成品菜(原料配好,需要下鍋烹飪)和成品菜(熱一下就能吃)。

實際上,在預制食品這個賽道里的玩家非常多。

有做農產品的,有做速凍食品的,還有垂直做半成品的企業,他們已經囊括了食品行業的上下游,在B端市場搞了很多年,只是大眾并不了解而已。

今天熱炒的預制菜,更多是延伸到C端,把半成品和成品菜直接賣給消費者的細分領域。

在2020年一年,全國就注冊了1.3萬家預制菜相關企業,根據我們查到的數據,截止到2021年4月底,全國共有7.2萬家預制菜企業。

為什么資本市場這么看好預制菜這個概念呢?背后的邏輯究竟是怎樣呢?

我們從需求和供給兩端來看。

從需求上來說,預制菜的出現,是迎合整個社會需求端所體現出來的新特點。

第一、男女勞動參與率持續降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中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4.7%,從08年到18年,無論男女老少,中國居民參與家庭勞動的時間和參與率,都下降了15%以上。

說白了,就是現在的人越來越懶了,不愛在家務中花費太多的時間。

在這種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傳統家務勞動開始由社會分工接手了。

餐飲這一塊就首當其沖,畢竟吃飯10分鐘,背后買菜、洗菜、做菜、洗碗的時間要的可不短,起碼一個小時以上。

第二、年輕群體的消費選擇。

隨著Z世代逐漸走向工作崗位,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城市中租房生活,生活節奏快,客觀上烹飪的條件不夠好,大部分時間也都要忙于工作。

主觀上,很多人都習慣了父母做菜,“飯來張口”的喂養模式,也沒什么動力每天親自下廚。

在這兩大背景之下,中國居民的外食比例在過去10年中逐漸提高,現在已經到了30%的水平。

我們再從供給端來看。

在長達3年的疫情影響下,餐飲行業“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讓供應鏈主動“迎合”甚至“創造”成本更低、人力更少、時間更短的預制模式。

這一點我都不用列舉過多的數據。

只要想一想,過去10年中,我們房租漲了多少,人力成本漲了多少,想必任何企業家都有深刻的體會。

同樣,房租和人力,也正是餐飲行業中成本的絕對大頭。

在成本因素的推動之下,很多餐飲行業自己也在尋求變化。

這里誕生出了兩種方向:

第一個是借助于互聯網,主要是短視頻直播平臺打造網紅餐廳,把品牌和特點在全網上打出去。

慕名而來的人多了,自然就能賺到錢,還能順勢借著“網紅”提提價格。

當然,還有很多不懂得利用短視頻直播做營銷的餐飲企業。

他們怎么辦呢?

這就是第二種,用連鎖化降低成本。

連鎖化背后要求的是穩定供應鏈,這也就催生出了一批中央廚房和專業預制菜企業。

理清楚了這一點,我就可以把我的結論告訴你了。

我認為,預制菜確實是一個風口,但它代表的是B端未來的大趨勢,C端運營起來會非常困難,甚至難有所大作為。

為何在B、C兩端會有不同的表現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即使是預制菜,B端和C端所面對的情況也截然不同。

在B端,餐飲行業想要追求降本增效,工業化是必然趨勢。

而預制菜,就是現階段餐飲行業工業化的最終形態。

連鎖餐飲店自然不必說,為了保證品質的穩定性,減少人力成本,而且快速把餐品給到顧客,大家早就開始全盤鋪設中央廚房了。

至于獨立餐飲品牌呢?

更簡單,專業的預制菜企業會全盤接手菜品的研發工作,飯店只需要向預制菜企業購買相應菜系的預制菜就可以了。

我們的學員,速品食品的林總,就是從代理商到供應商一路轉型升級,給飲品品牌提供食品生產,研發、營銷、推廣、培訓為一體的供應鏈全案服務。

他們現在就在給一個非常知名的奶茶品牌做一體式全產業鏈服務。

當然,可能會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就說吃飯,我們自古就有八大菜系,飯店也應該有各自的特色,千篇一律有什么競爭力?

這個觀點當然沒錯,但不是針對絕大多數的餐飲市場。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吃過的普通館子,他們做同一道菜的功夫,真的有非常大的差距嗎?

其實并不明顯,相反,如果飯店請了個不太行的廚子,那可能還會讓你食欲全無。

所以,廣泛采用預制菜的連鎖店,反而保證了“好吃”可以很平穩。

穩定性,才是生意做長久的秘密。

所以,在未來,針對普通消費者的餐飲業,會廣泛鋪開預制菜的使用,至于專業廚師體現的“個性化”,更多是針對高端消費人群的精品飯店。

那么,C端的預制菜呢?

我認為C端并不具備B端這樣的條件,大多數C端用戶只能接受進行簡單的加熱這一步,再往前走一步,他們就不會選擇預制菜了。

為什么這么說?

原因很簡單,我們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想,如果是半成品,商家把一頓飯所有的食材切好、配料配好,我買回去下鍋。

那我為什么不喊社區團購一次性給我送上門,價格更便宜,我還能查查菜譜做我的口味。

如果是成品菜,雖然流程簡單了,但越是最終流程簡單,就意味著加工程度越深。

對于食品這種特殊的產品來說,會走兩個極端,要么就是可以長期存放的料理包,品質非常平庸;要么就是保鮮度很高的預制菜,價格也沒便宜多少。

我搜了下某電商平臺,質量好一點的成品菜,價格跟直接在飯店里點,或者叫外賣的差距并不大。

所以,我們把用戶信任、菜品品質撇開不說,光圖性價比,年輕人會點外賣,中年人會團購,老年人會去菜市場。

圖省事不在乎價格的,那選擇不是更多嗎?為什么非要買預制菜呢?

在我看來,現在面向消費者市場,以半成品為主流的預制菜,頂多占有一小塊市場份額,難成大氣候。

但是,在B端的未來,我們大可以盡情暢享它的空間。

因為C端是生活,B端是生意,生意和生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思維的方式。

最后,我們做個總結。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技術和信息傳播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使絕大多數人終生只會身處在某一個行業之中,也會見證一個又一個的“風口”。

普通人可以只是看看熱鬧,但是對于我們這些經營者和創業者來說,什么樣的“風口”才是真正的巨星胚子,我們必須有一個可靠的評價體系。

廠商享受到效率的提升,人力的下降,即使價格不變,也是實質上的降本增效,這是我看好預制菜在B端的理由。

但是,假如只是生造出一個新概念,沒有真正提高消費者的效用,甚至有可能降低消費者的體驗,那在C端也難以做大,這就是我不看好預制菜在C端的理由。

總結一句話:

新的商業模式,是不是把用戶美好生活的需求、品質和效率的提升擺在了價格之前,很關鍵。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新大洲本田S07,買菜車完全形態。

下一篇:?疫情下,?消費者成餐飲最大變量,?預制菜該朝哪幾個方向進發?

相關推薦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