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甜的咖啡創業:外賣月銷5000+單,用茶飲思路做“超級單品”
今年,茶飲品牌做咖啡,幾乎是大勢所趨。
自帶開店優勢、掌握爆款邏輯的茶飲人,能否做好一個咖啡品牌?
前段時間,7分甜正式創立了咖啡品牌“輕醒咖啡”。
11月16日,在咖門2022萬有飲力年度大會現場,7分甜創始人謝煥城分享了《一個茶飲老板的三次咖啡創業》,以下是現場分享內容整理。
“最終所有的茶飲品牌
都會去布局咖啡”
首先,我想討論一下:為什么做咖啡?
咖啡是確定的市場、確定的趨勢,你做與不做,它都會在那里。而且,茶飲人做咖啡,會是接下來的一個趨勢。
如今咖啡和茶飲已經分不開了,兩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而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一個茶飲老板的三次咖啡創業。
其實我進入咖啡行業已17年了。2005年,我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承包了一家咖啡館,名叫“illy咖啡”,當時咖啡還是小資的“舶來品”,很多人一年都喝不到一杯。
到2010年,全國各地開起了很多咖啡館,我在蘇州和48位股東一起做了一個品牌“蘇咖”。
那是每個人都夢想開一家咖啡館的年代,但業內人士都很清楚,當時個體咖啡館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蘇咖”的日營業額基本保持在500~1000元,根本無法持續。
直到今年,咖啡的熱度撲面而來,每一個茶飲品牌都在蠢蠢欲動。有的茶飲品牌選擇了投資,而7分甜是自己做了一個品牌——輕醒咖啡。
不論你信還是不信,最終所有的茶飲品牌都會布局咖啡,這是大勢所趨。
布局咖啡,我看中了6個優勢
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準備進入咖啡賽道,那么咖啡賽道有哪些優勢呢?
高增長
咖啡市場增長明顯,跑出了高速賽道。
比如,北上廣深、成都,咖啡門店數量都超過了4000家,很多新一線城市處于強勢上升期;2022年大眾點評咖啡搜索量同比增長452%,等等。
7分甜創始人 謝煥城
成癮性
咖啡,最令人心動的一個點就是成癮性。茶飲喝了也會上癮,咖啡比茶飲更甚。消費習慣一旦養成,就不用再去教育。
高頻次
咖啡的消費頻次比茶飲更高。正常來說,一個消費者在一周時間內會喝2~3次的茶飲,而咖啡一旦上癮,可能會一天一杯,甚至一天2~3杯。
所以,咖啡或許是一個長久性的生意。
跨年齡
咖啡消費者的年齡段跨度也很大。35歲以上可能就慢慢不喝或者少喝茶飲了,但咖啡不一樣,從20歲可以一直喝到老,無形中也拓寬了品牌的市場空間。
標準化
做了輕醒咖啡才知道,咖啡當前的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咖啡的設備采購相對單一,容易標準化后大量售賣。咖啡的標準化,比茶飲的標準化更容易些。
輕人工、高毛利
標準化較高,人工相對也“輕”,咖啡目前整體毛利相對高一些。
不過,隨著咖啡行業的競爭加劇,最終幸運咖這樣單價個位數的咖啡,可能會越來越多,未來的毛利肯定會下降。
大家都看好咖啡,那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模式、什么樣的產品,去切入咖啡賽道?
用茶飲的方法論
打造一杯“輕醒咖啡”
做輕醒咖啡時,我們先考慮了兩件事:
首先,以什么樣的模式去做?
第一種是“茶飲店增加咖啡產品”。2019年我們分別在南京和上海門店進行了測試,結果并不理想。
第二種是“孵化獨立咖啡品牌”。這是我比較看好的一種模式,因為消費者在奶茶店里喝咖啡,還是會覺得咖啡的專業度不夠,調性也沒有。
實際上,我認為在“奶茶店里賣咖啡”很難成立。
其次,做什么樣的產品?
我們曾經想過做經典咖啡,但第一時間就pass掉了,茶飲人去做經典咖啡,我們沒有優勢;早期也想過做果咖,我們對水果比較了解,但果咖用戶還是偏茶飲的消費人群,復購可能會有問題。
最終,我們還是選擇了以咖啡為主的賽道,但采用了做茶飲的一些方法論:
1、超級IP:吸引顧客“第一次來喝”
我運用了當年7分甜打造“超級符號”的方法。因為動物IP更具有靈性,可以和人更多的互動,我們IP形象最終選擇了熊貓。
一方面,它有廣泛的認知度,另一方面,我們想做的是“中國咖啡”,而熊貓符合了這樣的產品定位。
而后,我們給門店定了一個基調,就是“黑白灰”,未來還會在產品中注入一些“竹意”,都是圍繞“熊貓”展開的,以后更多的店鋪也都會延續這個調性。
一個新的品牌,讓消費者快速記住是第一要素。我們把IP設計成反常規的方形熊貓,更加具有辨識度和記憶點。熊貓的眼睛則做成咖啡豆形狀,像一個“黑眼圈”,喝了咖啡之后人也就“清醒”了。
很多人都特別喜歡這只熊貓,我們發現消費者拿到產品的那一刻,70%~80%的人都會拍照片。
IP+營銷,是解決如何讓顧客第一次來喝的問題。消費者第一次來,還沒有喝過你的產品、不知道好不好喝,我們首先用生動形象的IP去吸引TA。目前,輕醒咖啡的門店在美團、大眾點評,平均能夠做到5000多單一個月。
2、產品:用爆款思維,解決二次復購
第二步,就應該解決“如何讓顧客第二次來喝”。我們認為答案是產品。
茶飲人做咖啡的初期階段,可以采用爆款思維,就像7分甜當時打造楊枝甘露,輕醒咖啡打造了一款“超級生椰拿鐵”。
做這樣一個爆款,是因為我們看到咖啡產品的搜索熱詞,很多都是“拿鐵”,中國人是喜歡喝奶咖,椰奶也是我們從小喝到大的。
所以,我們對生椰拿鐵做了升級,做了一杯更符合國人口味的咖啡,也就是“超級生椰拿鐵”。
我們還做了7款“超級拿鐵系列”,還有經典拿鐵、鮮果咖啡和不含咖啡飲品,都收到了很好的口碑反饋。
大家會經常來喝、符合國人口味的咖啡,就解決了第二次消費的問題。
3、找到一個能讓顧客經常來的價格帶
當下,我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價格帶可以讓顧客經常來消費、不會感到心疼?
我們想做一杯更平價的咖啡,我們產品的定價,一開始就定在了9~17元。
我們還推出了“花5元買醒醒卡,可以享有所有產品減5元的福利”,也解決了價格差的問題。
平價,就是消費者每日一杯咖啡的理由。
4、輕投資:是最核心的問題
我們圍繞“輕”去找商標,并購買了“輕醒”這個商標。
目前,“輕醒”咖啡店鋪的總投資可以控制在25萬元左右,相對來說已經很“輕”了。
為了“輕”,我們幾乎把所有費用都砍掉了,加盟一家“輕醒”,不用設計費、培訓費,甚至連保證金都砍掉了。
所以,如何讓投資者以更低的成本開一家咖啡店,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除此之外,用人輕,整個供應鏈是超級標準化的,所有的培訓周期只有5~7天,我認為“輕”是最核心的東西,我們也做了一些其他的改變。
最后,我想分享給大家這段話:
2015年,所有茶飲人“拿著小米+步槍在打仗”;
2016~2017年,我們是“拿著機關槍在打仗”;
2018年我們開始“用大炮、飛機在打仗”;
2019年以后,茶飲才是“導彈+衛星定位的戰爭”。
那么,咖啡也會經歷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嗎?會,但是這個過程會非常非??臁?/p>
所以,我把咖啡市場定位為:處處皆勁敵,首戰即決戰。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謝謝!
統籌|笑凡 編輯|張瑾 視覺|江飛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