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竹筒奶茶“翻車”、淄博燒烤爆紅,網紅美食用心方能“長紅”
如今,“竹筒奶茶”是奶茶界當之無愧的新晉“網紅”,成了不少人旅游打卡的標配。但茶紅是非多,4月10日,有媒體報道,在杭州某景區,有網友發現某奶茶店用霉變竹筒,簡單清洗后回收裝奶茶賣給顧客,而且洗刷竹筒的也不是流動水,清洗環境很臟。杭州市臨平區市場監管局通報稱,目前已立案,涉事奶茶店已停業,后續調查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竹筒+奶茶,本是小清新,沒想到背后卻是一股“霉味兒”?!胺嚒眮淼萌绱酥?,一眾網友不淡定了,沒喝過的表示慶幸——“成功避雷了”,喝過的卻“如鯁在喉”,大呼“很受傷”。
據了解,“竹筒奶茶”興起于蘇州,在蘇州山塘街、平江路等景區,竹筒外形的包裝與古色古香的街景很契合,很多游客都會買上一杯拍照打卡。到如今,“竹筒奶茶”已火遍全國,從北京的南鑼鼓巷到廣州潮州、汕頭等地,在很多旅游城市隨處可見,在社交媒體上隨便一搜,就可見“總要為了這杯竹筒奶茶來趟某地吧!”的打卡文案,城市名可直接替換為蘇州、杭州、寧波、廈門等。
“竹筒奶茶”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它獨特的外在形式,在競爭激烈的奶茶界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差異化的新奇體驗,加之社交媒體的助推,點燃了消費者打卡拍照、跟風分享的內在需求。不可否認,作為文創與餐飲跨界融合的產品,“竹筒奶茶”在創意與營銷上是成功的,消費者也樂意為此買單。
但必須強調的是,對于餐飲行業來說,食品安全是最起碼的底線。不管商家在包裝上如何尋求突破,又如何結合社交媒體進行營銷宣傳,“竹筒奶茶”歸根結底還是一杯奶茶,消費者買來是喝的,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忽視與退讓。而在此前,就有網友詬病過,“竹筒奶茶”形式大于內容,售價并不便宜,但奶茶本身并不好喝,且竹筒作為容器也易滋生細菌,存在衛生問題,同時也存在用完的竹筒是否會回收重貼標簽再次售賣的問題。
作為新晉“網紅”,“竹筒奶茶”想要“長紅”,首先必須恪守住食安底線,認真答好食品衛生這道題,同時在食物本身上下足功夫。否則,再新奇的創意與體驗,也恐難產生長足的吸引力,最終消費者也會用腳投票,所謂的“網紅”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如今,美食已越來越成為撬動城市文旅發展的“拳頭”。比如,最近火爆全網的淄博燒烤,一座城市就因為燒烤成功出圈了,激活了當地的文旅經濟。同樣,像“竹筒奶茶”這樣的文創加餐飲的創意,也完全可以成為這類拳頭產品。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竹筒奶茶”還應該多向“淄博燒烤”取取經,從內容到形式,從口碑到品牌,在堅守食安底線的基礎上,追求更新奇與極致的消費體驗,用心做好一杯奶茶,“網紅”才能“長紅”,發揮更大效用,成為城市旅游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特約評論員 喻若妍
編輯:龍春暉
責編:李洋
審核:陳旭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