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運聯研究」冷鏈:趕上風口的“豬”,怎么飛起來?1

時間:2022-12-27 02:53:39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來源 | 運聯研究(ID:tucbest)

作者 | 運聯研究院 朱敏杰

編輯 | 小L

核心導讀:

1)我國冷鏈物流起步晚,但發展迅速;高速發展期間,食品冷鏈領域催生出了一體化供應鏈和冷鏈零擔兩大熱門模式;

2)疫情下產生的疫苗、核酸試劑巨額運輸量,使得醫藥冷鏈獲得跨越式增長,并且許多企業開始大幅增加資產來應對需求;

3)增速雖快,但我國冷鏈物流仍然處于發展早期,未來增長空間巨大;行業良性增長的階段,企業需要注意合理配置資源、把控成本,才能獲取更高的收益,形成更高的壁壘。

疫情之下,我國大部分行業都走向了寒冬,但有一個領域逐漸“火熱”起來。新冠疫苗及檢測試劑用量暴漲,生鮮電商快速發展,冷鏈物流順勢崛起,一躍成為了明星產業。

冷鏈物流“三問”

1.1 “冷鏈百強”真的強?

近期,中物聯冷鏈委發布“2021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榜單。上榜的企業有品牌商“親兒子”,有全網覆蓋型巨頭,有長途干線巨頭,也有區域配送巨頭,但其中規模超過10億的有幾家?這100強真的強嗎?跟美國、歐洲那些冷鏈巨頭比,誰是螞蟻,誰是大象?

1.2 冷鏈城配能否成體系?

國內大部分冷鏈巨頭主要集中于某些城市,也就是末端配送。但冷鏈城配企業真的形成了自身的服務網絡嗎?比如說,做了星巴克的冷鏈城配,還能接Costa的貨嗎?做了肯德基的冷鏈城配,還能接麥當勞的貨嗎?

從末端看,冷鏈終端無非是門店或者個體,個體基本是以泡沫箱+冰塊的冷包運輸;那么,零售終端、品牌餐飲割裂的形勢下,冷鏈城配如何形成體系?

1.3 冷鏈零擔能否成網?

冷鏈零擔的邏輯雖然挺火,能創造更高的利潤,但冷鏈零擔就圍著全國那幾個批發市場玩,其他地區要集貨沒集貨,要落貨沒落貨,怎么成網?

普貨零擔中,也只有安能憑借一年7500萬噸的貨量才跑通了“故事”,拿到了效益。相比而言,冷鏈物流市場一共不到1億噸貨,加上市場供給這么散亂,如何形成網絡效應?

政策加碼,冷鏈物流開啟“升級之路”

我國冷鏈物流也不能說徹底沒了希望。近兩年,在政策支持和行業努力下,我國冷鏈物流已經開啟了“升級之路”。

2.1 我國冷鏈市場起步雖晚,但已經進入了快車道

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起步較晚。并且由于供需相對分散,市場監管較弱,早期大部分冷鏈貨品都是混雜在普貨中進行運輸,長時間沒有形成獨立的冷鏈物流體系。

對比國外漸進式的發展,我國冷鏈物流是最近幾年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2021年,國內冷鏈物流運輸規模達1556.4億元,同比2020年增長113.2%;相比2016年,規模增長了2倍有余。

2.2 政策支持助力了冷鏈物流的發展

自國家經濟進入穩步發展階段以來,冷鏈物流就是重點扶持的領域,相關政策文件層出不窮。比如,發改委推進的物流樞紐基地建設,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設施支撐;國務院、國藥局更是設立了醫藥冷鏈物流的設施設備標準,要求各階段(倉、干、配)數據透明化管理,并通過實時數據監控降低在運營過程中的損耗率。

2.3 冷鏈物流的需求量龐大,各品類運輸需求對應不同的模式

冷鏈物流的需求量十分龐大。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到的肉、海鮮、果蔬,大部分都需要冷鏈運輸,此外還有許多藥品、試劑、血漿等。商流的不同決定了各品類的運輸形式不同。

藥品的傳統流通渠道與普貨相似,所以多年來,許多常溫藥品都是混雜在普貨中運輸的;而像血液、骨髓、疫苗等對溫控需求較高的醫藥產品,其運輸則要經過疾控及儲備中心。這一品類的冷鏈運輸模式已發展得較為成熟,并且受疫情影響,也形成了一套獨立的運營模式。

而食品類,不管是鮮肉類還是凍品類,根據經銷商以及批發渠道的不同,衍生出了特有的零擔/整車賽道,甚至還有冷包運輸等模式,可以配合普貨的高時效產品精準送至終端消費者手中。

冷鏈物流正尋找超車路徑

隨著冷鏈物流走上發展快車道,原先薄弱的冷鏈基礎得到了提升,整個物流鏈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供應鏈,冷鏈零擔異軍突起,倉、運企業的資產邊界逐漸模糊等等。

3.1 食品冷鏈逐步標準化,催生冷鏈零擔

食品冷鏈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的經銷模式下,冷倉與冷倉之間的整車運輸;另一類則是凍品批發市場之間興起的零擔運輸。

1)生鮮電商對流通渠道的改變:一體化供應鏈

我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量嚴重不足,特別是產地缺少預冷配置,中轉貯藏過程缺少冷藏和配套分揀加工設施。并且,各地冷鏈發展不均,流通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不必要的損耗。

隨著生鮮電商的線上化模式的發展,以及國內冷鏈物流體系的逐步完善,供應鏈上游的品牌商也逐步改變原來多級分銷的低效率流通。同時,“一體化供應鏈”的食品冷鏈模式也應運而生,各中大型品牌商紛紛入局,把“從農田到餐桌”玩得火熱。

一般來說,品牌商會自建整套物流,或是與順豐、京東等綜合型冷鏈運輸企業進行合作,在產地鋪設冷庫及其他預冷等設施,加強銷地冷庫管控及建設流通的標準化流程,以降低貨品損耗,提升運營效率。

早在2007年,海底撈就成立蜀海公司,建立自己的食材供應鏈體系。隨后,各大品牌商相繼入局餐飲食材供應鏈。而“生鮮電商熱”催生出的B2B/B2C的生鮮電商企業,也對傳統經銷商模式下的冷鏈物流進行了整合,只為實現“農田到餐桌”。雖然線下仍然是生鮮消費的主流形式,但這波“生鮮電商熱”也算為之后冷鏈的發展“撕開了一個小口”。

2)凍品批發市場集團化:冷鏈零擔的機會

近幾年,國內冷凍食品批發交易發展迅猛,大部分凍品交易市場已經逐步向集團化發展,凍品批發市場的建設也從沿海港口發展到了全國各地。比如維爾康、海霸王、高崎等圍繞凍品批發市場的集團公司遍布全國。

但傳統的合同整車運輸模式往往是單邊型的,要么去市場上找普貨,要么是拉一些順路的小批量冷鏈貨物返程,裝載率極低且利潤普遍不高。許多遍布在大型批發市場附近的物流企業,便圍繞批發市場做起了冷鏈零擔的生意。

目前,冷鏈零擔僅活躍在一、二線城市的大型批發市場的對發線路上,比如北京、山東、上海、浙江、廣東等省市,還有一些區域短線型冷鏈零擔企業活躍在城市群之間,比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等。

此外,部分的冷鏈產品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運輸要求。如海鮮類,出水就要進行20℃以下低溫保存,到加工廠加工后則需要在零下進行儲藏和運輸;冷鮮肉、新鮮果蔬等產品需要在5~10℃的環境進行儲藏;還有冷凍產品類,如凍肉、冰淇淋需要儲存在-15℃以下的環境。

相較于整車的低裝載率和閑置率,冷鏈零擔可以獲得更高的效益,但如何選擇合理的車型進行有效配載,以及設置合理的溫區分區,決定了冷鏈零擔模式的未來天花板。

3.2 醫藥冷鏈市場的規模與運輸要求并進,全鏈服務商逐漸立足于市場

醫藥冷鏈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藥品、疫苗、試劑、醫療器械等,占到將近95%的醫藥冷鏈運輸市場;還有像血液、血漿、骨髓、細胞等需要深冷的貨品,則需要更為嚴苛的冷鏈來進行運輸、倉儲。

1)數以億計的核酸試劑和疫苗,醫藥冷鏈跨越式增長

截至8月30日,衛健委宣布全國共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43250.6萬劑次,這為醫藥冷鏈物流市場帶來了幾何倍數的業務量,該市場甚至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疫情前,主要疫苗物流都集中在藥企自有的物流體系中,隨著疫苗試劑運輸量的暴增,第三方醫藥冷鏈獲得了足夠的發展空間。

另外,核酸檢測已經成為了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求,這也為冷鏈物流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許多提供冷鏈城配的玩家逐步上車。每天數億人的核酸試劑降低了冷鏈車輛的閑置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撐。

2)倉、運的資產邊界逐漸模糊,打造出醫藥冷鏈壁壘

我們來看下冷鏈企業的資產變化。國家相繼發布的政策文件對整個冷鏈鏈條做出規范化調整,為冷鏈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當然,醫藥冷鏈企業也相應地對自身做出調整。

比如,常年做藥廠到銷地成熟的干線車隊,利用自身的運力優勢,在銷地直接買地建倉,并進行末端的落地城配業務,把控整個鏈條的溫度控制;而做末端倉配的醫藥物流冷鏈服務公司,則是在增加自身末端運力和倉庫資源的同時向上延伸,接起了長途干線的生意。

綜合來說,醫藥冷鏈物流企業正在從單個節點向全鏈條一體化的運營方向發展。這種運營模式的變化,也代表著倉與運之間的資產邊界正被逐步模糊。

冷鏈物流“升級”的三個錦囊

4.1 冷鏈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創新試錯的好處遠大于滿足現狀

我國冷鏈物流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雖然政策不停加碼,但其呈現出的高度碎片化的貨源分布,使得冷鏈物流沒有形成大規模組織化的格局,市場仍然以小散存在。更進一步的競爭、整合,才能打造出屬于完善得冷鏈物流體系。

另外,我國冷鏈滲透率不高也是其處于發展初期的一大特點。許多需要冷鏈的食品/藥品,往往都混雜在普貨車輛中運輸,甚至還有用高欄/棉被車的運輸方式。冷鏈貨量與冷鏈需求貨量之間的比值不到20%。

冷鏈企業融資不斷,基礎設施逐步建設,冷鏈體系逐步搭建,這些都是行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標志。冷鏈行業如此年輕,企業不應害怕走錯路,應該多嘗試創新,為行業走向成熟后獲取更多的話語權打下基礎。

4.2 市場暴增的背景下,一定要關注自身資源長期的合理配置

疫情仍然嚴峻,疫苗、核酸檢測試劑這些貨量的猛增對于行業來說是快速發展的契機,目前有多家醫藥冷鏈物流企業提供了很多車輛,來應對這看似長期的疫情攻堅戰。而未來如果疫情發生了變化,那這些車輛又該何去何從?

物流企業發展的邏輯,還是在于資源配置。企業不能一味擴張資產將自身做重,如果缺少整體的規劃,最后會造成供給過剩,很大一部分資產會被浪費甚至閑置,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失。因此,特別的場景下,企業需要做好輕重結合,使運力、倉力與未來一整段時間內的貨量相匹配,提升單位資產所獲取的效益,從而實現有效發展。

4.3 體量逐步增長的過程中,加強成本管控

未來冷鏈物流仍然會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速。這個增量市場中,隨著企業的業務規模擴大,車輛、倉儲規模也將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成本投入也越來越大。所以,能否做好成本管控優化,很大程度上關乎著冷鏈企業能否實現盈利。

就拿車輛來說,一臺冷藏車在購置、運營以及后期的保養成本就普遍高于普貨車輛。

一輛7.6m冷藏車,由于在購置時需要額外配置冷機,其價格直接高達8萬元之多;且運營過程中,冷藏車普遍油耗比普貨車輛高出20%左右,保險費更是高達平均1.3萬元/年。日常保養方面,冷機每使用500小時左右就需要進行一次近千元的養護,如果發生損壞,維修費更是少不了。此外,冷鏈司機的工資也會高出不少。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

上一篇:對話中通冷鏈副總裁楊帆:深度解讀小票零擔全程冷鏈網絡化解決方案1

下一篇:冷鏈物流何時出現巨頭?1

相關推薦
  • 聚焦年輕群體的“興趣消費” 茉酸奶推出《
  • 新疆喀什至深圳冷鏈專列啟運 特色水果“走
  • 餐飲冷鏈的特點有哪些?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
  • 靜寧縣威戎新區鄉村振興冷鏈物流園項目建設
  • 深圳冷庫出租公司有哪些?深圳冷庫倉庫出租信
  • 江蘇銀寶集團舉行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專家評審
  • 2023冷庫論壇:綠色節能成趨勢,冷倉布局正回歸
  • 投資15億元 麻陽智慧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