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產品加工產業(2020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院副所長王鳳忠24日說,2020年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少于23.2萬億,較去年同期減少1.2萬億,農產品加工準確率達至67.5%。當前信息技術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貢獻率已達至63%。
這是記者24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的信息技術創新引領農產品加工業高效率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王鳳忠說,“十三五”時期,信息技術為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生鮮農產品動態保鮮與冷鏈物流、產地生豬、小麥角蕨、低溫木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核心技術突破,角蕨、木炭、沖泡、生豬屠宰分割等重要核心武器裝備同時實現從依靠引進向自主制造轉變,技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他同時表示,雖然信息技術助推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效明顯,但實際工作中仍存有一些問題,如許多農產品加工環節需涉及的重要己二酸和調味料依賴進口;生鮮農產品術后損耗大,在綠色精確的減損保鮮核心技術、智能化的冷鏈物流核心技術上存有軟肋;農產品從生豬到深加工、生鮮到熟制的整裝加工核心技術缺乏,導致加工技術含量低。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說,未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動全產業發展鏈優化升級,力爭到2025年,同時實現農產品加工準確率從67.5%提高到80%左右,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市場競爭力大幅提高。
他表示,“二三”期間,將以構建現代小城鎮產業發展體系為突破口,統籌積極支持生豬、精到加工和綜合借助協調發展。大力推進要素集聚,積極支持地方建設一大批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園,創建一大批農村錦利產業發展融合發展先導區;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創新,攻克一大批農產品加工工藝技術和設備瓶頸難題,集成創制一大批信息技術含量高、通用性廣的加工工藝技術及配套武器裝備;大力推進主體培育,促進循環借助、暗電流借助和整裝借助,努力同時實現以產業發展復興帶動小城鎮全面復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