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不可擋 !臨邑宿安:2000畝西紅柿迎豐收 日供15萬斤守護群眾“菜籃子”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5日訊 臨邑縣宿安鄉依托交通區位優勢和農產品產業優勢,圍繞京津冀地區市場需求,立足保障民生,嚴格質量監管,強化監測調度,保障流通暢通,全面提升“菜籃子”穩產保供能力。
在臨邑縣高標準打造蔬菜保供基地之一的宿安鄉西紅柿種植基地,大棚西紅柿進入豐收期。菜農孟慶瑞正在分裝精心挑選的果實,一筐筐個大果圓的西紅柿讓孟慶瑞心里樂開了花。
“今年,我們改變了以往的種植模式,從平壟雙行改變成高壟單行種植,同時采用高壓迷霧、臭氧殺菌等高科技技術取代以往的化學殺菌劑,從源頭上杜絕了農藥殘留,讓老百姓吃得放心、安心?!迸R邑縣宿安鄉菜農孟慶瑞向記者介紹。
平改高和雙改單的改變,孟慶瑞的5畝西紅柿在兩茬種植期內可增產25000余斤,年產量突破10萬斤,除去人工費與其他費用,孟慶瑞一年的純收益穩定在25萬元以上。
“我們聘請省市縣的農技專家們到棚區進行技術指導,專家們通過分析土壤、水質等自然環境和肥料使用情況,對蔬菜種植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同時,引導更多菜農采用新技術,鼓勵他們使用新觀念、新模式適應市場新需要,全力打造品質西紅柿產業園區?!迸R邑縣宿安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董思涵說到。
宿安鄉作為當地規模較大的西紅柿種植基地,建有高標準大棚2000余畝,每天可以采摘15萬斤西紅柿,除了保證本地的供應外,經嚴格消殺后的西紅柿將通過公路物流銷往全國各地。
“省內以濟南、青島為主,省外主要銷往北京和天津,現在基地還沒有達到滿產,如果達到高峰一天大概有500噸的產量?!迸d達蔬菜批發市場副經理張吉貴告訴記者。
為保證農產品更好地穩定供應,當地農技部門、生產基地、各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聯供聯銷,助力農產品外銷內供,在豐富市民“菜籃子”的同時,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實現保供穩價和特色種植的雙贏。
同時,當地還嚴格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利用現有大數據平臺,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可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升級,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數據庫和質量信息查詢系統,建立產地準出制度和生產記錄檔案,確保產品質量。
閃電新聞記者 鄭秀程 劉美琪 德州臺 公維勇 臨邑融媒 任鵬 孫彥博 劉晨曦 報道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138199759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