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需要蒸煮12小時,老少皆宜的樂東野菠蘿葉粽~一起“粽”情端午!

時間:2023-04-01 07:21:09來源:admin01欄目:餐飲美食新聞 閱讀:

 

端午節吃粽子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一想到香糯可口的粽子

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今天美食達人

來到了樂東黎族自治縣

為大家尋找黃流野菠蘿葉粽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賽龍舟、喝雄黃酒、佩戴香囊等習俗。

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其中,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是影響最大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到了晉代,粽子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之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南北朝時期,粽子的原料增多,此時的粽子制作比較精細。元明時期,粽子的原料與品種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現如今,市場上流行的大眾化粽子,從食材上也沿襲了古人的智慧,結合現在食品加工技術進行真空包裝,保質期得到延長,從而使得各個地方的特色粽子,能讓更多人品嘗。

全國各地的粽子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傳統觀念里,南北方飲食文化,最為顯著的差異莫過于“南甜北咸”,但是南北方的粽子,卻突破了這個樊籬,北方大多吃甜粽,南方則大多是吃咸粽。

樂東粽子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海南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臨近端午,空氣中似乎總是飄蕩著粽子的清香。

每年端午節前夕,海南各地的粽子都陸陸續續的隆“粽”登場,你爭我搶,各敘衷腸。紛紛打出歷史背景,以示正宗,為海南代表。

而樂東粽子,不僅有著“銀山”的加持,更有著一層帶著銳刺的“外衣”,無不彰顯著其獨特魅力。

與常見的粽子不同,樂東的粽子是用學名為“露兜樹”的葉子,捆成長條。

粽子里有蛋黃和肥瘦相間的豬肉,物料十足,令人垂涎三尺。

食材

咸鴨蛋黃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紅土抖動過篩,食鹽撒入紅土,加入清水攪拌成泥,將鴨蛋放入紅泥中涂抹均勻,腌制30天。

腌制成功的咸鴨蛋煮熟后,一切開就會有油脂滲透出來。

野菠蘿葉

在樂東,野菠蘿又叫“露兜樹”,因為葉子上長著利刺,本地人常用來當做籬笆,劃分鄰里之間的界線,又被稱為“界刺”。

在傳統習俗里,黃流地區的人們會在端午節前夕,采摘“界刺”包粽子。野菠蘿葉所散發出的香氣,作為包裹粽子的外衣,是難得的佳肴美味。

野菠蘿葉雖然常見,但并非每一片葉子,都適合做“界刺粽”,包粽子的野菠蘿葉需要挑選葉片和刺都是硬的葉子。

處理菠蘿葉手法是關鍵,野菠蘿葉中間與兩旁各有一條硬刺,要將其刨掉削剌后,進行高溫燙煮,變黃后擦干,才可用于包粽子。

除了野菠蘿外,椰子、檳榔,也曾經在樂東粽子中,扮演著同樣的角色。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帶著銳刺的葉片,憑借獨特的清香和清熱下火的功效,脫穎而出。成為祖輩們對生活智慧積累的注腳,也成為了樂東人時代記憶中的端午清香。

制作步驟

新鮮糯米洗凈后,濾干備用。

肥瘦相間的本地五花肉切片。

秘制調料、食鹽、醬油加入切好的五花肉里進行腌制。

取一片粽葉疊壓,卷成圓錐。

裝入糯米、五花肉、咸鴨蛋黃。

粽葉向下折,麻繩扎牢。

再經過12小時的蒸制,有特殊香氣的粽子就完成了。

無論何粽

都是本土地域文化的綜合體現

端午節吃粽子

不僅是一種情懷

一種平安

更是一種對家鄉的眷戀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廣東預制菜吹響“出?!碧柦?/a>

下一篇:咕嚕肉、鹽焗清遠雞 廣東省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來了

相關推薦
  • 新春將至,鍋圈食匯預制菜持續升溫
  • 餐飲怎么做?難做?沒搞懂這5點,千萬別做餐飲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