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飲到預制菜再到生鮮,農耕記為啥要不停跨界折騰?
近日,知名湘菜農耕記旗下品牌菜和鮮,于深圳開設首家生鮮菜站,門店大小在30平左右,主打鄉土食材,吸引了較多的消費者前來門店光顧。
如今,不少品牌在拓展自身的業務,搶占更多市場,有些品牌獲得一定的成績,也不乏在嘗試過后黯然退場者。
在湖南土菜領域有一定知名度的農耕記,除主體餐飲業務外,也在嘗試新的業態,此次旗下品牌菜和鮮布局社區生鮮門店,下一盤什么棋?又能否獲得突破?
01
菜和鮮開設首家生鮮門店
與眾多門店在新店開業期間一樣,菜和鮮也進行了營銷活動,提升獲客量、擴大門店的影響力。
在門店開業前三天,消費者將活動內容轉發至朋友圈,到店時出示即可享受全場6.8折的福利優惠,隨后還限量發放了滿80元減20元的優惠券。
從官方發布的視頻來看,新店開業期間有一定的人流量,由于門店面積不大,部分消費者需要排隊進入,當然,這與開業期間的優惠活動有一定的關聯。
天眼查數據顯示,深圳市菜和鮮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由深圳農耕記智慧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品牌成立時間并不算長。
但其與普通社區生鮮門店的也有些許區別,菜和鮮除了銷售人們日常所需的生鮮產品,店內還陳列了地方特色產品與預制菜。
農耕記打造湖南鄉下菜,品牌特色較為鮮明,在鄉土食材上有一定的口碑與知名度,事實上,菜和鮮品牌起初的業務為預制菜。
其公眾號與小程序目前名稱仍與預制菜相關聯,更新的內容主要是與預制菜相關,在小程序中購買的預制菜商品由順豐冷鏈進行配送,48小時發貨送達,目前在售的產品種類有限且銷量也較少。
在菜和鮮線下門店內,也設有預制菜展柜,陳列相關預制菜產品供消費者選擇。菜和鮮或許也是想通過高消耗的生鮮產品進行引流,拉動消費者其他品類產品的購買頻率。
在菜和鮮門店中還羅列了五大生鮮標準:自建基地、農場直供,嚴選把關、不鮮不賣,不滿意無條件退貨,不時不食、不賣反季菜,日清日鮮、不賣隔夜菜。
其中,較令人關注的是菜和鮮采取鮮蔬日清模式,從18:30開始鮮蔬系列9折銷售,到23點后鮮蔬系列商品免費,通過定時打折的方式清貨,這樣的日清模式也不禁令人聯想到以“不賣隔夜肉”著稱的錢大媽。
在推出菜和鮮預制菜之前,農耕記已在預制菜賽道上進行布局,將預制菜帶進線下生鮮門店,更多的是想通過高頻剛需的生鮮產品,同時來拉動預制菜產品的消費頻次。
而相較于普通社區生鮮門店,菜和鮮的優勢主要突出在產品上,鄉土食材具有獨特性。
相較于同類門店,菜和鮮的的特色相對較為鮮明,依托農耕記本身形成的特色與口碑,對嘗試菜和鮮店內農特產品的意愿相對有所提升。
而在農特產品上可附加品質、地域特色等多種因素,以增加產品的賣點,有些商家則會將農特產品的這些特征,作為高毛利定價的參考點,這可能會影響顧客的購買沖動或是后續的復購。
在菜和鮮開業期間,部分消費者除了對門店的新鮮感外,優惠活動也吸引了一定的消費者,盡管消費者生鮮產品的需求較為穩定,消費者可選擇的購買平臺也較為豐富,在日后獲客的過程中難度或許將會增大。
在后續發展之中,于用戶方面,門店可以聚焦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選品,發展品牌會員,維護高質量用戶,提升用戶的忠誠度。
同時,門店或許在鍛造明星產品上發力,持續對商品進行更新迭代,并擴充消費場景,給進店消費的用戶更優的體驗。
02
菜和鮮的底氣和邏輯
11月25日菜和鮮聯合sp@ce天虹超市在福城天虹購物中心舉辦的“菜和鮮新品上市暨川湘粵系預制菜品鑒交流會”。
菜和鮮展示了他們在菜品研發方面的全新投入,并讓同行業及廣大消費者看到了他們在食材供應鏈上的優勢與能力。
1、打通供應鏈,新鮮食材自產自銷
想要為顧客供應可口美味的菜肴,第一步自然是采購高品質的食材。
菜和鮮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供應鏈集采體系,實現了3R食品的自產自銷,從根本上杜絕了食材供應不穩定、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
同時,菜和鮮也沒有放棄對口味的追求。菜和鮮采用的食材90%都來自鄉下土菜,采用更為綠色、科學的方式進行種植,讓用戶能真正吃上家鄉的味道和媽媽的味道。
正因為建立了一條從上游供應鏈到下游成品和銷售的全鏈路體系,所以菜和鮮才能基于菜品研發實現原材料乃至調料的定制化供應。
同時,自產自銷的模式也大幅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成本。消費者在花銷更少的同時卻能吃上品質更高、口味更好的菜品。
2、菜品研發的“全明星”陣容
在優質食材和供應鏈體系的基礎上,菜和鮮進一步加強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挖掘和菜品品質的把控,以湘菜大師方愛為核心,建立了一套菜品研發的”全明星”陣容。
在菜和鮮菜品研發團隊內,所有成員都是來自各菜系、各知名餐飲機構的資深大廚,他們具備豐富的一線菜品研發經驗,非常了解不同類型消費者對于菜品口味的喜好。
同時,菜和鮮研發團隊還會充分釋放食材本身的特色,通過大量、反復、精準的測試來準確把握用戶需求。
在強大、專業廚師陣容的支持下,菜和鮮目前已經推出基于川、湘、粵等多個菜系的經典菜品及醬料,其中包含菜和鮮小炒肉、香煎黃花魚、毛血旺、江湖辣子雞等。
不僅符合大眾口味,而且菜品品質達到了較高水準。消費者在家里花個三五分鐘,就能吃上以往要在知名餐館里才能吃到的菜式。
3、從菜式到服務,更符合消費者需求
在嚴控供應鏈、建立起強大團隊之后,菜和鮮把最終目標定在了滿足消費者上。
當前,菜和鮮創立了“生鮮凈菜””速烹菜”以及”功夫菜”三條產品線。
其中,”速烹菜”是菜和鮮的原創產品線,全系食材都擁有三到四天的保鮮期,用戶拿到手后通過簡單烹飪即可成菜,成菜品質達到優質飯店水平。
功夫菜的烹飪流程更加簡單,消費者只需簡單加熱即可用餐。同時,功夫菜的水準也沒有降低,甚至還包含竹笙椰子雞、鮑魚燜雞等對烹飪難度要求更高的菜式。
消費者平時在飯店都不常吃到的菜肴,通過菜和鮮的精心把控,卻可以以預制菜的方式簡單呈現,也能讓更多消費者吃上頂級美味。
從食材端的精心培育,到生產端的嚴格把控,再到消費端的專業研發和貼心設計,菜和鮮已經打造了一套完善、高效的預制菜體系。
這套菜和鮮專屬的全鏈路預制菜體系。此外,菜和鮮還和sp@ce天虹超市建立了深度戰略合作,只要在天虹app下單即可一鍵輕松送到家。
03
菜和鮮機遇與挑戰
生鮮品類作為人們的基礎消費之一,艾瑞預計我國生鮮零售市場未來仍保持增長狀態,到2025年中國生鮮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6.8萬億元。
近些年來生鮮零售賽道火熱,除了線下生鮮消費場景,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業態迅速發展,豐富了人們的消費方式,生鮮零售市場也在被細分。
前置倉的叮咚買菜、樸樸滿足了用戶對即時配送上的需求,美團、拼多多等平臺持續布局社區團購,并不斷對自身的業務模式進行優化……
此外,一些生鮮門店除了深耕線下場景的同時,緊隨人們消費習慣上的變化,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論是何種發展模式,商品與服務均是從業者需重視的問題,就商品方面而言,目前不少商家在發力提高品牌的辨識度,打造自有產品、品牌,在這一方面,菜和鮮則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優勢。
當下,生鮮零售賽道經過數年的發展,從價格補貼戰,逐步回歸到產品、服務、商業模式等方面的良性競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不管如何,農耕記從餐飲到預制菜再到生鮮店,不斷求新求變,折騰自己攻擊自己,為美好的未來找到增長機會!
-END-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