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誤農時不負春 湖南農信系統為春耕備耕施足金融“底肥”1
紅網時刻新聞3月28日訊(通訊員 樊杰 劉雯娟)為保障春耕備耕資金的及時供應,省農信聯社下發《關于切實做好春耕生產信貸支持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系統積極履行農村金融主力軍責任,把支持春耕生產作為當前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以紓解春耕備耕資金瓶頸問題為重要抓手,加大涉農信貸投入,推出多項優惠舉措,為涉農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戶的春耕備耕送去農信溫暖。
截至2月末,全省農信系統春耕生產貸款余額126億元,支持農戶11.11萬戶,在種子、化肥、農藥等重點生產環節投放貸款超94億元。其中,種業(制種育秧等)貸款余額55.76億元,較年初增長3.44億元;農資(化肥、農膜、農藥等)貸款余額32.13億元,較年初增長3.1億元;農機貸款余額6.54億元;高標準農田建設貸款余額8.73億元,較年初增加1.08億元。
突出重點,保障糧食生產
近日,為及時有效滿足春耕備耕的資金需求,各農商銀行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為春耕備耕注入金融“活水”。
“北有五常粳稻米,南有南縣稻蝦米,在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助農人更有信心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南縣稻蝦米,助推南縣稻蝦產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端穩端牢中國飯碗?!焙现r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慶明向南縣農商銀行工作人員介紹道。
湖南助農米業有限公司坐落在洞庭湖腹地、被稱為“中國稻蝦米之鄉”的南縣。近年來,該公司借助南縣稻蝦產業高質量發展契機,依托洞庭湖肥沃的土地,以稻蝦生態種養為特色,以中國地理標志商標產品“南縣稻蝦米”為核心,集優質大米種植、收儲、加工、銷售、科研開發于一體,先后被認定為“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家稻蝦產業標準化示范區”等。
3月中旬,公司貸款即將到期,又正值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為緩解公司資金壓力,助力其順利擴大生產規模,保障大米供應,南縣農商銀行立即組織工作人員上門服務,為公司提供無縫續貸1000萬元,其中支農再貸款500萬元。
目前,該公司已在南縣農商銀行常年的持續支持下,形成了特色鮮明、主業突出、運轉高效的稻蝦全產業鏈,擁有優質稻蝦米種植基地1500畝,訂單合作面積1.2萬畝;建有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國際先進的生產加工設備線3條;配套有優質稻谷倉儲中心、低溫冷藏中心、稻蝦米加工中心等,年加工能力達10萬噸,全年可銷售高端南縣稻蝦米4.5萬噸。
在服務龍頭企業的同時,南縣農商銀行多措并舉,針對南縣當地稻米加工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興農業主體資金需求“小、急”的特色,該行已向符合條件的糧食企業及農戶提供4.7億元授信,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醴陵農商銀行根據轄內春耕備耕生產實際情況,持續開展“助力鄉村振興·走千企訪萬戶”活動,實現精準投放。目前,醴陵農商銀行累計投放涉農貸款10.08億元,涉農貸款余額95.21億元。湘鄉農商銀行發放春耕備耕貸款83筆,金額2150萬元;新邵農商銀行向縣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專業合作社及農戶發放農林作物種植、培育貸款超1億元,力爭2023年春耕備耕期間新增涉農貸款3億元以上。
在全省各地,各農商銀行從全局高度出發,充分認識抓好糧食生產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圍繞農業生產、農資供應、農產品運輸、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領域,以實施糧食增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行動為抓手,結合當地主要糧食產區及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情況,借助開展首季“開門紅”業務競賽活動的有利契機,提前謀劃、主動作為、狠抓落實,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精準摸排農戶及各類涉農主體資金需求,及時合理配置專項信貸資金,全力保障春耕備耕等糧食領域信貸供給,確保糧食豐收、農民增收。在種子、化肥、農藥等重點生產環節投放貸款超94億元。截至2月末,全系統支持糧食產業戶數20.09萬戶,累計42.22萬筆,余額250.46億元。
創新產品,當好助農幫手
湖南農信全系統圍繞春耕備耕融資需求“短、小、頻、急”的特征,結合轄內特色產業特點、群眾生產經營實際情況,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充分用好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福祥便民卡、鄉村振興卡等傳統產品,并創新推出“春耕快貸”“普惠春耕貸”“土地流轉貸”“農資貸”等400余款特色明顯、針對性強、優勢突出的信貸產品,發行鄉村振興主題卡128萬張,充分滿足春耕備耕各類涉農主體的融資需求。
“農村的融資難點一般是缺少抵押物、擔保不足等?!焊熨J’這款產品,手續簡便、免擔保、利率低,且到款很快?!睂庎l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到。該行在原有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等產品的基礎上,推出了“春耕快貸”信貸創新產品,信用貸款每戶最高可達50萬元,實行利率優惠。為了提升服務效率,進一步簡化小額信貸審批流程,對前期已經調查過的春耕生產信貸申請,做到快速受理、快速審批、快速投放。截至2月末,共發放支持春耕生產貸款741戶、余額14887萬元。
“鄉村種植貸”是常德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系列貸中的一款子產品,是農戶因在糧油及經濟作物種植過程中流動資金不足,在符合貸款準入條件情況下,以信譽為保證,以種植收入作為主要還款來源發放的貸款。貸款期限根據貸款用途、生產周期、綜合還款能力確定。
3年之內循環使用,可通過手機銀行自助放款、還款,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讓百姓少跑路,讓信息多跑路,讓服務有溫度”。截至目前,常德農商銀行已累計投放春耕備耕涉農貸款2200余萬元,惠及農戶188戶,支持農業企業2家。
同時,為有效拓寬農業農村融資渠道,各農商銀行還積極引入擔保等增信機制,創新推出各類特色明顯、針對性強、優勢突出的信貸產品,充分滿足春耕備耕各類涉農主體的融資需求。
通道農商銀行“農擔貸系列貸款產品”定位于服務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企業等涉農經營主體。該產品創新銀擔合作,突破性建立了“標準統一、協同合作、獨立審批、風險共擔”的“銀行+政策性擔保”融資模式,具有無抵押、手續簡便快捷的特點,切實解決涉農客戶貸款“擔保難”問題,提升貸款可得性。
該行推出的“糧食貸”“生豬貸”“茶葉貸”等特色貸款產品,通過“銀擔合作”的模式破解了瓶頸制約,實現了高效辦理。截至2月末,累計發放“農擔貸”15筆,金額1164萬元,主要涉及生豬養殖、油茶種植、高標準農田、冷凍庫基礎建設等,成功解決了借款人抵押物不足的抵押擔保問題,為其注入信貸資金,解決融資需求。
為重點引導各農商銀行及時掌握春耕生產融資需求,省農信聯社派出7個開門紅督導工作小組,現場督導開門紅業務開展,要求各農商銀行將支持春耕備耕作為當前“三農”服務工作的中心,切實發揮自身覆蓋面廣、決策鏈短的優勢,全方位對接農戶金融需求,持續加大涉農信貸投入,全面提升春耕備耕金融服務效率,為鄉村振興的縱深推進,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與服務支撐。
快速辦理,跑出投放“加速度”
近年來,湖南農信開發應用“移動銀行”“金融背夾”等移動展業平臺,下沉村組、社區建設“福祥e站”10269個,共享農業農村信息資源35萬余條。
“不用去銀行網點也不用下載APP,在微信上操作,短短幾分鐘貸款就到賬!”點開“湖南農信微銀行”微信公眾號,漢壽縣滄港鎮菱湖村的一對夫婦成功辦理了漢壽農商銀行首筆“惠農快貸”業務,他們由衷地為這款便捷高效的金融產品點贊?!盎蒉r快貸”是湖南農信創新開發的一款線上普惠信貸產品,通過“湖南農信微銀行”微信公眾號或湖南農信手機銀行,就可直接進行線上申請、簽約、放款和還款。
一臺臺農機奔馳,一畝畝良田翻新,一壟壟良種播撒……農民朋友們迎著春風辛勤勞作,農商銀行也及時為當地農民農業生產送去了金融“及時雨”。古丈縣農商銀行鄉村振興聯系村宋家村村民向某松找到駐村干部魯源,要求貸款20萬元種植100畝煙葉。魯源手把手地教,3分鐘貸款就到了賬。入春以來,該行充分發揮“移動銀行”的優勢,實現了“一部手機一家銀行”,讓數據多跑腿、農戶少跑路,極大提升了春耕備耕質效。目前,該行“湘西快貸”累計申請客戶2363戶,累計授信情況4275萬元,累計簽約金額為2277萬元,為有春耕資金需求客戶發放信貸資金1219萬元,全力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農商銀行的放款速度太快了!感謝你們,沒想到這么快就給我發放了50萬元貸款!”有了這筆資金,購買種苗、地膜、收挖機等農資就不愁了,種植面積也可以擴大到270畝了!”近日,在桑植農商銀行利福塔支行,桑植縣富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舒承富感激地說道。
舒承富是桑植縣利福塔鎮舒家坪村“紅薯”種植大戶,流轉村里100余畝地用于種植天目小香薯,成立了眾富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年,合作社種植紅薯30多萬斤,所生產的紅薯粉銷往中山、深圳等地,合作社年收入近40萬元,帶動周邊農戶人均增收8000元。據悉,為了幫助廣大種養植戶、合作社和小微企業春耕生產,桑植農商銀行積極開展“暖春行動”,出臺專項信貸支持政策,單列1.2億低息再貸款,打通業務線上申請渠道,最快1天時間就能將貸款發放到位。
湖南農信系統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積極履行農村金融主力軍責任,真正將金融“底肥”精準滴灌到鄉野沃土,為涉農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戶的春耕備耕送去農信溫暖,繪就成一幅幅美妙的春耕備耕圖景,涌動著復蘇的脈動和振興的希望。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