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高成本難題如何“破局”
編者按:成本居高一直掣肘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如何降本增效,助力行業升級也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作為連接產銷、調節供需矛盾的關鍵環節,完善的冷鏈物流不僅能有效降低農產品產后損耗,還能有效提升生鮮農產品批量儲備與跨區域調配的效率,實現生鮮農產品供需平衡。隨著國家對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冷鏈物流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冷鏈物流市場將實現增速發展。
優化冷倉布局、提升配送時效,成為冷鏈降本增效的關鍵
文 /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 常河山
因為有了保質、保鮮和溫控的要求,冷鏈物流的成本“天生”就比常溫物流高。在冷鏈市場需求逐年保持快速增長中,冷鏈運配成本愈發受到關注。
運配成本:冷配比常溫配高出30%
冰小鮮總經理陳攀說:“一輛4.2米的冷藏車,可裝載3噸到5噸貨物,核算到8到10立方米,在一個近千萬人口規模的城市,配送三個點位,配送費用基本在350元到450元之間。如果是常溫物流,同樣的裝載噸位和配送范圍,大概需要250到350元之間。”
冷鏈物流是利用溫控、保鮮等技術工藝和冷庫、冷藏車、冷藏箱等設施設備,確保冷鏈產品在初加工、儲存、運輸、流通加工、銷售、配送等全過程始終處于規定溫度環境下的專業物流。
陳攀說的冷鏈配送,屬于B2B模式下的顯性冷鏈成本。隨著冷鮮市場規模的不斷增加,來自市場終端的小訂單、多品種、多頻次等個性化需求也急劇增加,使得B2C的配送模式越來越普及。鮮花的冷鏈物流就屬于其中一種。
朱鵬做鮮花冷鏈已有五六年。朱鵬介紹,冷藏車在路上跑,100公里大約油耗30~35升,另外,制冷機還有70公里每升油的油耗,綜合算起來,冷藏運輸成本要比常溫運輸高30%左右。夏天稍多點,冬天稍少點。
不過,做鮮花冷鏈的群體,養車的很少。租一輛13.5米的冷藏廂式貨車,從云南到北京單趟費用約在17000元左右,這個費用水平就約高于常溫貨運的一半了。
據了解鮮花冷鏈運輸成本的專家說,干線冷鏈運輸成本占銷售比重在11%~13%,落地配成本同樣也占到11%~13%,物流成本支出加上貨損高達55%~60%。
不同的規模、不同的配送范圍、不同的配送時效,使得冷鏈物流的成本增加也不同。
但由于冷鏈物流本身的特征,相對常溫配送的高成本,一直都是業界關注的專業課題。
成本偏高:與冷鏈物流的自身特點有關
具體到實際,陳攀說,常溫物流與冷鏈物流,運輸方式是不同的。常溫貨物,用高欄車或普通廂式貨車就可以承運。冷鏈運輸用的冷藏車,要有冷機、保溫箱等制冷設備。這樣的冷藏車運輸成本,首先會涉及到油耗,油耗又與車型有關。4.2米的冷藏車和4.2米的廂式貨車是完全不同的,冷鏈配送的冷藏車需要冷機制冷,其成本遠高于普通貨車。
通過長期的運營實踐,陳攀分析,同等條件下,冷鏈運輸的成本要比常溫運輸高出30%~40%。
按照陳攀的說法,冷鏈配送高成本涉及三個方面:人工、控溫打冷和專業司機。
尤其是專業的冷鏈運輸司機,對保證冷鏈配送至關重要。常溫配送司機好找,冷藏司機不好找。因為冷藏配送需要司機打冷操作,除了相應的技術素養,還要進行崗前培訓。除了運管證外,涉及到食品的冷藏司機還要有健康證。
冷藏車有對應的溫控技術要求,需要熟悉冷凍溫度、冷藏溫度的溫控,還涉及到常溫恒溫的溫度操作,熟練使用不同溫區的隔溫板、周轉筐等。這些相對應的環節,最終都是以高出來的成本呈現的。
相對于常溫配送,冷鏈的儲存費用都比較高。除冷庫儲存環節,運輸途中或中轉中心,都需要制冷設施不停運行,這就涉及到成本增加。
降低成本:提升時效成為重要抓手
如何降低成本,不只是常溫物流的運營管理重頭戲,更是基因里就含有高成本的冷鏈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考量。
冷藏車及相關冷鏈物流設施、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素養,都會影響冷鏈配送的品質和效率。為了盡可能降低成本,陳攀通過“安排冷鏈司機崗前學習和技能培訓,讓他們熟悉制冷方法;保證運行證件齊全,搭配不同類型同溫層貨物運輸等方式;提升客戶體量”等方式,實現降本增效。
劉明是一位有多年從業經歷的冷鏈運輸車司機,關于降本增效,他的經驗是:根據不同的貨物來設定不同溫度,不能全部設定一個溫度。肉類可能需要-5℃,水果需要3℃,如果兩個混合運輸儲存,需要設定-5℃。“但是如果分開運輸儲存,可能水果的溫度就不需要設定這么低,可以降低部分成本?!眲⒚髡f。
從網紅直播間下單的樂純酸奶,因為有京東冷鏈物流網絡的融入,京東快遞小哥第二天就可以將之送到消費者手中。確保了新鮮酸奶的口感和風味。同時,對樂純而言,京東物流不僅實現了覆蓋全國30多個省份的大部分城市,B2B+B2C的整套解決方案也讓其物流總成本大大下降。
這種全國倉運配一體化的柔韌的網絡,不僅保障了樂純大量直播訂單的集中生產出庫及日常訂單履約,而且大幅提升配送時效。配送時間的長短,背后都是成本在支撐,冷鏈本身特征無法消化的成本,在優化冷藏布局之際,盡可能減少配送所需時間,通過“短時達”配送,實現冷鏈配送的降本增效。
有專家認為,解決成本高的問題,首先需要實現產業規模化,形成產品的完整產業鏈,形成了規模效應后,冷鏈物流的成本才會下降并且穩定下來。其次,實現產品的集中送貨和約定送貨,這樣可減少冷藏車的空載空置問題,也可以實現產品盡可能保質保鮮。
另外,還可以通過對冷庫進行技術與流程改造,實施冷藏車入冷庫裝卸貨,實現冷藏產品的按溫度等級分類放置,不僅可以提升冷藏車庫內裝卸效率、降低貨損等,還可以以此降低冷鏈物流的成本。
人工成本、油氣價格等成本,有其本身的社會性與經濟性特征,不是一個企業、行業或個人所能掌控,但可以通過優化冷倉配送中心的區域布局,優化貨品集配、信息化與AI融入與加強冷鏈技術研發創新等辦法來提升配送時效、實現冷鏈物流的降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
政策支持
商務部:在抓好農產品冷鏈物流等方面采取務實舉措
商務部部長、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文濤近日主持召開部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在抓好農產品冷鏈物流等方面采取更多務實舉措,打響商務服務鄉村振興的特色品牌。
會議總結了前一階段工作情況,研究商務服務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和定點幫扶工作計劃,部署下一步工作。
會議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從服務黨和國家戰略全局出發,充分認識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繼續發揮聯通內外、貫通城鄉、對接產銷的商務優勢,落實幫扶舉措,推動工作落地開花。
要牢牢把握產業振興這個重中之重,圍繞“土特產”下功夫,特別是在抓好農產品冷鏈物流、利用展會平臺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等方面采取更多務實舉措,打響商務服務鄉村振興的特色品牌。要加大調研力度,繼續指導幫扶縣開展好防返貧監測預警,把幫扶政策銜接好、措施落到位,千方百計拓寬脫貧地區群眾增收渠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表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沒有產業支撐,要實現鄉村振興是不可能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定要從各個地區的資源條件、發展階段、區情出發,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建立各具特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蔽汉髣P說。
專家指出,當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領鄉村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對相應的冷鏈物流配套基礎設施提出更高要求。作為連接產銷、調節供需矛盾的關鍵環節,完善的冷鏈物流不僅能有效降低農產品產后損耗,還能有效提升生鮮農產品批量儲備與跨區域調配的效率,實現生鮮農產品供需平衡。冷鏈物流蓬勃發展也有利于實現農產品擇期錯季銷售,能有效提升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市場競爭力和產業抗風險能力,為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近期,多地出臺政策,持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能。例如,浙江省政府近日印發的《鄉村振興支持政策二十條》提出,實施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智慧農業、農產品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等六個百千工程,加快農業基礎設施補短提能。
此外,會議還要求,要壓緊壓實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凝聚商務服務鄉村振興合力。要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階段性梳理,將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固化下來,形成長效機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的商務貢獻。
稿件來源:中證
行業觀察
中國食物年損耗高達4.6億噸,冷鏈物流基礎薄弱為根本原因
近日,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一項研究發現,每年我國蔬菜、水果、水產品、糧食、肉類、奶類、蛋類七大類食物按重量加權平均損耗和浪費率合計22.7%,約4.6億噸,其中生產流通環節食物損耗3億噸。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定義,與消費端的食物浪費不同,食物損耗是指食物在生產、收獲后處理、貯藏、加工、流通等環節由于人為、技術、設備等因素造成的食物損失,造成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產環節播種粗放、采收不精、儲運環節冷鏈不完善等。
近年來,我國大規模推進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據統計,2014~2021年國內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由1500億元增長至4117億元,2014~2021年復合年度增長率為15.52%。
然而,無論從冷鏈流通率,亦或冷鏈基礎設施來看,我國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美國和日本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均超90%,我國同類產品冷鏈流通率僅為35%、57%、69%。
此外,國內冷鏈基礎設施建設仍較為薄弱。美國冷庫容量1.03億噸,人均保有量0.48噸,冷藏車保有量達到25.41萬輛,平均每千人便配有1輛冷藏車;而我國當前冷庫容量僅有5224萬噸,人均保有量0.037噸,冷藏車平均每千人配有0.2輛冷藏車。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數據顯示,按目前七大類食物約五成減損空間計算,若減少一半損耗,我國可每年節約2.3億噸食物,滿足1.9億人1年的營養需求。
為減少食物損耗,國家對預冷、貯藏、保鮮等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的大力投入,有望進一步推動冷鏈物流市場發展增速。
作者:朱彬
區域建設
連云港:城市智慧冷鏈物流綜合體建設提速
本報訊連日來,在連云港市城發智慧冷鏈物流綜合體項目現場,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設備轟鳴施工,滿載物料的運輸車在初具雛形的路基上來回穿梭,項目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連云港市城發智慧冷鏈物流綜合體項目位于贛榆區海頭鎮海前村,投資約6.06億元,占地100畝。城發智慧冷鏈物流綜合體項目已列入連云港市“十四五”冷鏈發展規劃。工程項目部緊緊圍繞“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工作要求,搶抓施工“黃金期”,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面梳理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清單,明確時間節點,制定任務落實清單,始終保持全速奔跑的“熱情”和“速度”。
據介紹,連云港城發智慧冷鏈物流綜合體項目建成運營后,將解決沿海片區及周邊電商發展冷鏈要素短板問題。同時,可打通電商產業發展堵點,聚焦電商產業鏈關鍵點,助推物流型、供應鏈型、基地型電商龍頭企業培育發展,實現贛榆區電商產品供應鏈標準化、精細化、智慧化。
作者:張凌飛
云南:昌寧冷鏈物流助力生鮮農產品運輸
本報訊針對果蔬易腐爛,對儲藏、運輸環境要求嚴格的實際,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充分發揮交通樞紐的重要作用,于2019年起在柯街實施了昌寧縣國家南菜北運冷鏈物流基地項目建設。項目占地約168畝,計劃總投資65390.01萬元,分3期建設,目前已完成投資2824.51萬元。項目面向全國性大型連鎖超市、生鮮專賣店、生鮮電商、連鎖餐飲、團膳供應企業等新興市場,為客戶提供“集貨+檢測+預冷+分揀+分級+包裝+倉儲+干線”一體化產地段供應鏈綜合服務,積極打造產地型冷鏈物流園區?!绊椖恳呀ǔ晒呃洳胤謷囬g5400平方米,農產品冷鏈物流基地庫容20000立方米,可容納6000噸果蔬,日周轉量可達3000噸。2022年項目試運行以來,已完成營業收入3507.76萬元,累計培訓菜(果)農1200人次以上,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人數1000人次以上,總體運行良好。”云南恒益冷鏈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
昌寧縣是商務部“南菜北運”試點區域之一,目前全縣共有冷藏企業35家,冷鏈物流體系不斷健全,規模效應不斷凸顯,既促進了昌寧縣現代農業與全國大市場的無縫銜接,又滿足了國內新興市場對農產品產地冷鏈標準化需求,為“從農田到餐桌、從枝頭到舌尖”的生鮮農產品質量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宗何
廣西:“熱”建保鮮冷鏈庫 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本報訊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縣緊緊抓住全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試點縣機遇,全面加快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推動“生產+倉儲+銷售”的經營模式向縱深發展,助力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至今已建成田間倉儲保鮮冷鏈設施56座,庫容達60595.39立方米。
該縣自2021年獲得全國農產品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縣以來,按照自主建設、定額補助、先建后補的原則,加大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引導全縣種植業新型經營主體參與項目實施,提升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目前,全州縣投入資金1.27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貼3810萬元,先后建成田間倉儲保鮮冷鏈設施56座。
全州縣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項目的順利實施,帶動了全縣種植、制造、加工、流通、運輸、服務等方面產業發展,推動了地方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提升了全縣農產品冷藏保鮮能力,打通了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從鄉村到城市的“最后一公里”,進一步夯實了鄉村振興的基礎?!斑@個冷鏈庫建成使用后,我們將依托電商平臺,打造‘農產品+電商+冷鏈庫’模式,實現柑橘、蔬菜等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進一步拉長農產品產業鏈,幫助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把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永歲鎮大崗村黨總支書記蔣正生說。
作者:劉曉磊
《 現代物流報 》( 2023年4月24日 A3版)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