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考察之行第一村!這座最給“荔”小城,徹底火了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饒司機
茂名這個村,因為總書記的到來,徹底火了!
高層的腳步,從來都是意味深長。
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選擇了廣東:“廣東是一個窗口。到廣東來看一看,了解一下黨的二十大以來都有哪些新進展新氣象?!?/span>
從湛江、茂名到廣州,4天時間,總書記輾轉千里,穿越粵西大地,為廣東如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指明方向。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這次考察期間,總書記言明初衷:“就整個廣東來講,珠三角是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但廣東要發展,不僅要靠珠三角,粵北、粵東、粵西這些地區也要聯動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促進共同富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span>
其中,一個村,在本次行程中尤其打眼。
位于粵西的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是今年全國兩會后總書記走訪的第一個村莊。
考察點示意圖 來源:央視時政新聞眼
中國有成千上萬個農村,總書記為何選擇這個村呢?
因為這里,藏著區域協調發展,奔向共同富裕的密碼。
01科技荔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每當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腦子里浮現的往往是芯片、大飛機、宇宙飛船等畫面。
實際上,就算是最傳統的農業,如今也需要科技的加持。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14億人的吃飯問題,可能都要發愁。
也正因為有了科技的助力,傳統農業才不斷突破想象力的天花板。
比如智能玻璃溫室技術,讓山東壽光種出500斤的巨人南瓜。
最近我跟著廣州媒體團走訪粵西,發現科技之光,同樣照拂著嶺南地區。
在“廣東農業第一市”茂名,在中國科學院、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幫助下,荔枝開始逆天改命。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荔枝的味美,唐詩為證。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荔枝的難以保存,也有唐詩為證。
荔枝鮮果有“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特性,采摘后不能及時賣出去,最后可能只能當垃圾處理。
破這一困局,離不開技術的幫忙。
日本農產品冷藏流通率達95%,農產品運輸腐壞率低于5%,生鮮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占整個農產品銷售成本只有30%左右。
看來,大力推廣冷鏈保鮮技術或許也是荔枝的解決之道。
據《南方農村報》報道,廣東荔枝量多質優,但冷庫擁有量較少。從冷庫的分類來看,低溫庫所占比例高,保鮮庫少;存儲型冷庫多,大型現代化倉配一體化冷庫少;而田間冷庫,更是短板。
在省農業廳的指導下,茂名市高州根子鎮興建了一批帶有編號的田頭小站。這些田頭小站庫存面積在20平方米,宛如一個個佇立在田頭的“大冰箱”,在荔枝采摘源頭保證果品新鮮。
田頭小站功能有多強大,對比最能體現。
30年前茂名荔農用竹籃裝荔枝,竹籃上下鋪滿稻稈,最多只能送到周邊城市。20年前把荔枝浸冰水,再裝泡沫箱,箱內加冰瓶,裝車時四周用稻香薄膜保溫,可以運出省,但成本太高。10年前,網絡電商興起,有專業的冷鏈車直運深圳、東莞等地市。如今空運開通,國內主要城市荔枝從田頭到消費者手中實現24小時內達。
除了冷鏈保鮮,想讓更多人品嘗荔枝的美味,還需要更多想象力。
要想把“小荔枝”做成“大產業”,大力發展深加工產業迫在眉睫。
不過荔枝的深加工技術,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
剝殼去皮的時候如何保證果肉不損失?如何兼顧“保住所有營養”和“全面殺菌”?如何把“濁汁”加工成超高純度的“清汁”?怎樣才能把清汁的保質期提高到一年以上……
顯然,想解決這些問題又需要技術。同時還需要資金和人才的投入。
除了政府和院校,得到“有資金+有技術+有人才”的食品龍頭企業加持,才能事半功倍。于是,廣藥王老吉接下了這一重任,發揮制造業龍頭企業優勢,不斷賦能產業科技力,讓荔枝美味延長到一年四季。
如今,茂名荔枝產量突破50萬噸,約占廣東的1/2,全國的1/4,全世界的1/5。
以前別人說,“世界鋼鐵產量,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我覺得可以加上一句,“世界荔枝產量,中國第一,廣東第二,茂名第三”。
02品牌荔
作為農產品的荔枝,離不開技術。當產業鏈延長,荔枝被制成食品飲料等深加工產品后,需要的則是品牌和渠道。
“廣告教皇”大衛奧格威說過:任何人都可以銷售產品,但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夠創立全球性的品牌。
如今在茂名,一棵古荔枝樹的采摘權被炒到了338萬元。顯然茂名荔枝鮮果的口碑已經樹起來了。但相應的食品飲料品牌,還需要打響。
其實茂名也想做好荔枝產品加工業,但受各種條件限制,茂名本土企業生產的荔枝飲料一直無法破圈,銷售渠道也很難鋪開,基本跳不出廣東。
放眼全國,荔枝飲料在食品飲料行業還屬于“小眾品類”。在各大超市的飲料貨架上,我們幾乎看不到“荔枝”兩個大字。
很多消費者對荔枝和荔枝汁還有刻板印象:“荔枝不是夏天才有的嗎”;“吃荔枝容易上火”;“荔枝太甜了,吃多了容易發胖”;“荔枝不就是糖加水嗎,沒什么營養價值”;“荔枝就是要吃果肉,如果榨成汁肯定不好喝”。
但事實上,王老吉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證明,荔枝中含有豐富的功能氨基酸與多酚類化合物,在美容養顏上具有一定功效;荔枝汁所富含的γ-氨基丁酸具有舒緩壓力、調節情緒等功效,可有效提升睡眠質量,有助于延緩皮膚衰老。
王老吉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聯合發布“荔枝營養健康效應及綜合加工關鍵技術研究成果”
如果把保鮮期很短的荔枝鮮果做成長保的荔枝飲料、滋補品,消費者就可以在一年四季隨時隨地品嘗荔枝美味。
如果在荔枝汁中佐以清新海鹽、或者制成氣泡水,更能得到全新健康時尚的荔枝飲料。
王老吉荔小吉產品矩陣
理論上,荔枝飲料是符合Z時代年輕人消費需求的,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核桃露能代表河北,椰汁能代表海南,荔枝則是“最廣東”。
廣東打造爆款荔枝飲料,正當其時。
不過之前在現實層面,荔枝飲料圈還缺既能快速獲取消費者信賴、又能把產品快速推向全國各地的“領軍品牌”。
如今,它來了。通過先進技術的帶動,王老吉打響了荔枝深加工的“第一槍”,推出的 “荔小吉”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僅一年便成長為廣東荔枝深加工產業龍頭品牌,打通工業制造、品牌打造與市場培育的鏈條,并帶動更多企業參與其中,讓荔枝深加工產業不僅“火起來”,更“活起來”。
03共富荔
區域的發展,城市的崛起,存在一個輻射效應。
深圳為什么能在幾十年之內從“南海小漁村”變成“國際大都市”?因為它的隔壁就是全球頂流城市香港。
東莞為什么能從小縣城變成超級“世界工廠”?因為廣州和深圳將它環繞。
除了相鄰城市的輻射效應,還有“隔空幫扶”“跨區域協作”的成功案例。深圳比亞迪成就了西安“新能源車產量第一城”的美譽,北京京東方助力合肥登頂“世界顯示之都”。
在茂名荔枝需要“送一程”的時候,省里的老大哥廣州站了出來。世人都知食在廣州,在廣州食品飲料界,人才密度最高、研發能力最強、品牌價值最高、營銷渠道最廣的莫過于“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接到了助力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后,“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立馬發動全公司的力量開展新品研發工作,并給荔枝新產品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荔小吉”。
2022年1月5日,在首屆冬季荔枝產業大會上,荔小吉荔枝真果汁系列、荔枝氣泡水、荔枝燕窩、荔枝花膠等18款荔枝深加工產品正式亮相。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良認為:“荔小吉打破了人們對荔枝的固有印象,滿足了人們一年四季吃荔枝的需求,使廣東荔枝產業呈現新活力、新氣象”。
正如劉院士所料,荔小吉一上市就引起了市場轟動。豐富的品種、時尚的包裝、健康的屬性,打動了無數潮男潮女,其中就包括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設計團隊負責人曹雪,他們還以荔枝為靈感,結合荔小吉產品特點,打造了“荔小吉”吉祥物。
為了讓更多消費者“一年四季吃到新鮮好荔枝”,王老吉做了一個重要決定,斥資3億元在茂名興建“廣藥王老吉廣東荔枝(茂名)產業園”。
這座產業園占地245畝,相當于24個足球場那么大,以荔枝原漿及荔枝灌裝飲料生產加工為主,灌裝生產線年規劃產能900萬箱。
并且擁有全國目前唯一能加工荔枝清汁的生產線,是國內最先進、單線產能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荔枝榨汁生產線,每天可處理200噸荔枝鮮果。
該產業園的荔枝榨汁生產工藝,主要分為11個自動化步驟,每道工序都需要科技的支撐。王老吉整線采用德國西門子中央控制系統,這就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硬實力。
當被問起“是否有信心把‘荔小吉’打造成下一個王老吉”時,王老吉的工作人員非常自信地回答:做爆款方面,我們是有經驗的。
2019年,為了幫扶貴州刺梨產業發展,王老吉開發了“刺檸吉”系列產品。僅用三年時間,在“刺檸吉”的帶動下,刺梨就從深山“野果”變成了致富“金果”。
對此,茂名荔農們深有體會,他們表示:以前我們都把荔枝賣給經銷商,他們有時會把價格壓得很低。自從王老吉搞了這個工廠,我們的荔枝就多了個保障。珠三角的老板們也跟著王老吉來了,茂名荔枝產業火起來了,出外打工的年輕人也都回來了。
總書記在柏橋村調研時指出:這里是“荔枝之鄉”,發展荔枝種植有特色有優勢,是促進共同富裕、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農村特色產業前景廣闊。
“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聚焦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堅持‘久久為功’,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和廣州市委市政府關于發展廣東荔枝產業的指示精神,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表示:“將‘荔小吉’產品推向全國市場,帶動廣東荔枝產業做大做強”。
王老吉通過“一產”荔枝規模優化種植、助力鮮果采購,“二產”田頭小站增點擴面、推動荔枝冷鏈保鮮和精深加工,“三產”融入現代服務業,打造“荔小吉”品牌,以荔枝深加工為支點,撬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茂名由“中國第一大荔枝產地”升級為“世界荔枝產業第一城”。
而從區域發展角度來看,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帶動粵東西北地區”的經典案例。
廣東版圖東西狹長,粵東粵西如鳥之兩翼。只有兩翼齊飛,才能實現真正的共同富裕。
現在,面積只有5.2平方公里的柏橋,涌動起的四大潮流:“現代科技賦能傳統農業”、“工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超級品牌賦能小眾品類”、“發達地區賦能后富地區”。
從貴州到粵東粵西,因為王老吉的出現,類似的美好的改變,會越來越多。就像星火燎原,照亮希望的田野。
參考資料:
1、《田頭小站接力冷鏈鮮行一步》,南方農村報,2021.5.17
2、《來到“荔枝之鄉” 總書記再次走進合作社有何深意?》,新民晚報,2023.04.14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個人冷庫租賃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