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电竞入口-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中國冷鏈物流網

倉儲、冷鏈,兩座山,哪位愚公要去搬?

時間:2025-01-29 18:00:04來源:food欄目:冷鏈新聞 閱讀:

 從6月中旬開始,北京的生鮮電商們又迎來了一波小高潮,剛剛“退燒”不久的生鮮電商們又忙碌了起來,在這個困難的日子里再度起到了安撫人心的作用,也再度讓市場看到了生鮮電商行業的重要性。 在2020年5月15日易觀發布了《中國生鮮電商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20》的專題分析,指出在過去的一年里,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達到5449.4億,并且表示受政策支持和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未來三年生鮮電商市場還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符合增長率達36.3%。不過高速增長的行業也往往意味著高密度的市場競爭。在天眼查中以“買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就有大大小小78個項目品牌/投資機構,這還不算那些沒把“買菜”寫進品牌名的企業,再加上以小地區為核心的當地品牌與自帶送貨服務的超市、市場,生鮮電商的競爭壓力不可謂不大。生鮮電商這個幾年前就開始炒熱起來的行業為何又在今年走俏?高密度行業競爭下,企業的發展方向又該向何處?

靠“天”吃飯,靠“鮮”續命 

生鮮電商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第一點就是“天時”。今年對于大多數企業并不是一個好時候,但對于生鮮電商而言,實實在在的續了一命,原本不溫不火的生鮮電商,在今年飆漲了一大截。拿春節期間來說,今年春節每日優鮮實收交易額同比增長321%,春節7天總銷量突破4000萬件、而盒馬春節期間每日訂單比平時的3倍還多;而同樣的,從6月中旬開始的北京地區也有叮咚買菜銷量暴漲3倍、本來生活緊急增加5倍供應等現象,都表明了生鮮電商靠“天”吃飯的感覺。除了這種社會性的災難之外,生鮮電商也用很濃重的靠天吃飯的感覺,不過這“天”就指的是天氣了。 在之前就有媒體采訪過生鮮電商的從業者,他明確表示生鮮電商有很濃重的天氣性與時效性,下雨天、大太陽時候訂單會明顯增多,而且訂單配送明顯集中在臨近下班期間,忙的忙死,閑的閑死。可以說縱觀這幾年生鮮電商的發展與今年的爆火來看,生鮮電商的用戶習慣還未培養完畢,各種社區商超的存在也使得買菜挑菜的時間成本很低,生鮮電商競爭力不足,只靠“天”吃飯并不是長久之計,得想辦法把一時的需求轉化為長遠的用戶消費習慣,那就是靠“鮮”續命。生鮮電商,突出的就是一個“鮮”字。受制于生鮮產品的特性,用戶需要的是實時供應的新鮮產品,以及較為快捷的配送效率,傳統電商中京東能憑借物流占據一席之地,而在生鮮電商這個領域中,效率更加重要,配送不是傳統電商以天為單位的計算,而是類似外賣以分鐘為單位的競爭。 

這幾年里,為了滿足用戶對于“鮮”的最求,生鮮電商們開始動手,一點點去挖掘這最初一公里的“冷鏈”與最后一公里的“前置倉”。

在生產前端:

對于生鮮電商而言,無論盒馬、蘇寧小店、美團買菜等巨頭分支還是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垂直平臺,他們在供應鏈上游關注的總會是冷鏈問題。通過冷鏈運輸,可以降低在物流環節中生鮮產品的受損率,減少了產品的浪費同時節約了成本,也保持了生鮮產品的新鮮品質,把真正的“鮮”味呈現在消費者面前。作為生鮮產品的關鍵一環,冷鏈物流可以及減少受損率,所以冷鏈物流的建設也可以節約成本。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冷鏈物流的建設同樣需要較高的成本,且一目前的技術而言,存在“斷鏈”的風險。雖然如今大多數的生鮮平臺都是直接接入原產地,但冷鏈供應鏈在源頭的普遍性布局并未完善,這也就意味著很多生鮮產品原產地的工業能力薄弱,很難說從剛采摘就能進行冷藏保鮮的處理,往往要囤積一部分送到固定地點進行冷藏加工。而且冷鏈的整個規模中,冷庫數量、專業人才、冷藏運輸等都是十分考驗資本的,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就難以形成閉環。

在配送后端:

前置倉成為破局的首選,通過城市內密集式布局建倉,將小型倉庫放在距離用戶較近的地方比如書社區周圍等,接單之后前置倉內迅速分配配送員進行送貨。前置倉模式搭建新的場景,打通了即時購買的通路,這種時效性滿足了生活節奏比較快、便利性要求較高、比較重視時效性的年輕人群體。根據易觀的《中國生鮮電商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20》的專題數據顯示,生鮮電商只有2成的用戶是41歲以上,大部分還是35歲以下的年輕中高消費群體。

也是因此前置倉成為核心的競爭點,像每日優鮮與叮咚買菜等都是典型的前置倉模式,都是選擇在區域市場內發展,競爭優勢逐漸建立起來,再選擇拓展新的區域進行發展。而像沃爾瑪的山姆會員店、蘇寧小店、永輝旗下超市等傳統的大型商超在前置倉的建設上擁有自己的優勢,擴張的也是十分迅速。

不過前置倉屬于重模式,前期投入同冷鏈一樣高,訂單密度與客單價是決定前置倉模式是否可以營利的基礎,也正是這二者的高投資,使得生鮮電商領域盈利成為很難得一點,多數企業還在虧損布局中。不過這些年并不是沒有成績,從2018年到現在,更多的互聯網巨頭、初創公司、傳統連鎖商超紛紛入局線上生鮮到家業務,圍繞用戶粘性、供應鏈、數據能力進行精細化運營,生鮮到家業務得到大幅度提升,用戶的支持率與使用率是在穩步上升的,這是好的一方面。 而壞的一方面就在于生鮮電商們缺時間,無論是冷鏈還是前置倉,都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優化完善的,需要像“愚公”一般去搬動這兩座大山,量變引起質變。 但長期的不盈利容易讓資本退燒,過渡激烈的內部競爭也會造成不必要的開支,這場災難固然給生鮮電商掙取了不少時間,但如何在生存中謀求發展就成了生鮮電商品牌接下來需要思考的了。 

“陽謀”營銷的結果論 

既然產業模式與內容無法短時間優化到下一階段,那么最直接影響到生鮮電商發展的就是營銷方面了。 道格拉斯·霍爾特在其著作《文化戰略》中曾經提到,營銷機遇往往潛藏于那些游離在主導性文化表述下的意識形態需求。對于生鮮電商而言,所關注的“主導性文化”應該是自身的模式、技術方面發展,更關注于“倉儲”、“冷鏈”等方面,但實際上,最容易牽動用戶的營銷點還是價格。雖然很難對一個已經火了數年的行業說他們還停留在價格戰階段,但對于生鮮電商,或者說電商領域,價格永遠是第一因素。就好比今年618蘇寧J-10%,就是最直接了當的價格戰,也表明了就算是電商這種成熟了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中,價格因素也不會退場。 在如今普遍的品質升級、供應鏈優化下,你很難說你家有的他家就一定沒有,對于供應商而言,渠道自然是越多越好,獨占背后往往不是“友情”而是讓利,生鮮電商更是受制于自身產品上的“鮮”屬性,供應商們自然是每天早點賣完早點打烊,供應鏈品質就更加容易提上去。 所以對于生鮮電商而言,品質不是營銷點,而在大家“冷鏈”、“倉儲”相差無幾,物流效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速度也不是絕對的買點,那么價格補貼就是時下最有效,也是最“陽謀”的營銷方式。 就好比拼多多,它最開始能做到如此的低價,原因一部分是起初的產品品質卻是低下,另一部分就是其把投放營銷的資源放在了壓價上。拼多多的營銷更多的不是自己主動投放的而是用戶的自來水,甭管一個個“幫砍價”、“拼團購”是否會惹人嫌,但自來水式的社交裂變中,拼多多的品牌與價格低的性質傳遞了出去,這就是價格戰的“陽謀”營銷。而這種“陽謀”時的價格營銷也是最有益的,它培養的是用戶的消費習慣,掙取的是對于生鮮電商而言最寶貴的發展時間。 互聯網商業要的就是結果,而互聯網巨頭也從來不是看過程的,絕大多數互聯網巨頭都是熬過虧損期挺過來的,結果論才是梟雄之理。所以說遵循結果論,走陽謀的價格營銷才是如今生鮮電商應該做的。就比如起初,網購能夠興起的原因不在于其多么便利,當時的物流與服務與如今的電商相差甚遠,那么當時網購最打動人的是什么?就是價格。有多少人的第一次網購是因為“比店里便宜”、第一次訂外賣是因為“比店里便宜”、多少人第一次座網約車是因為“比出租車便宜”?對于生鮮電商而言,現在的頭號敵人是線下傳統的買菜方式,其次才是友商、競品,你要做的不是一定要比友商低的劣質價格競爭,而是要比線下市場低,再不濟也得打平,才能在大部分時間、大部分場景里調動起用戶的興趣,培養用戶消費習慣。 被美國人奉為“最偉大總統”的亞伯拉罕·林肯早就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可以在所有的時間里欺騙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nbsp;而生鮮電商如今要做的就是在這個困難的時期里去“騙”用戶,用實惠去騙、用服務去騙、用品質去騙,騙他們“上癮”。不僅要騙用戶,還要去“騙”資本,足夠優秀的數據與市場占有才能獲得持續的輸血。生鮮電商需要的是模式與技術發展的時間,而用戶消費習慣的養成就是在給生鮮電商掙取時間,“倉儲”、“冷鏈”的兩座大山需要更多的“子子孫孫”去挖掘,也只有到功成的那一刻,生鮮電商的“愚公”們才能笑著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財經自媒體“藍莓財經”,訂閱號:藍莓財經,個人微信號:18500928579,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標簽:

食品安全網

上一篇:【冷鏈深度】對標7-11:“每日優鮮”玩轉生鮮供應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推薦
  • 聚焦年輕群體的“興趣消費” 茉酸奶推出《
  • 新疆喀什至深圳冷鏈專列啟運 特色水果“走
  • 餐飲冷鏈的特點有哪些?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
  • 靜寧縣威戎新區鄉村振興冷鏈物流園項目建設
  • 深圳冷庫出租公司有哪些?深圳冷庫倉庫出租信
  • 江蘇銀寶集團舉行冷鏈物流倉儲項目專家評審
  • 2023冷庫論壇:綠色節能成趨勢,冷倉布局正回歸
  • 投資15億元 麻陽智慧農產品冷鏈物流園項目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