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之聲丨秦玉鳴:一文讀懂冷鏈物流的前世今生
專
訪
中國交通會客廳
2022年,全球疫情的反復加之連續幾輪油價的上漲
讓城配貨運的從業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但艱難之下,仍有人負重前行
冷鏈物流企業知難而進
將新鮮的果蔬、肉類運送到了百姓手中
又將疫苗傳遞到全國各地
用行動守護百姓的安全
發展冷鏈物流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中物聯冷鏈委秘書長秦玉鳴受邀做客《中國交通會客廳》說一說冷鏈那些事兒
"探尋冷鏈領略冷鏈與你我的距離"中國交通頻道:冷鏈是什么呢?
秦玉鳴:冷鏈就是需要溫度控制的產品,從源頭一直到目的地,要讓產品始終處于所必需的特定低溫環境下,減少損耗,防止污染和變質,以保證產品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中國交通頻道:哪些東西是需要使用冷鏈來運輸的呢?
秦玉鳴:冷鏈的范圍很廣。在十四五冷鏈物流規劃中,果蔬、肉類、水產品、乳制品等初級農產品都是冷鏈物流應用場景比較多的品類。同時,在規劃中,醫藥這類特殊產品也成為了冷鏈物流的重點品類。其中就包括了大家熟知的疫苗、血液制品,還有糖尿病患者需要的胰島素等。另外,醫療器械也包括在其中,就像這次疫情期間需要運輸的核酸檢測試劑盒。
除此之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也成了冷鏈物流中不可少的品類。精密的電子儀器、化工類產品也有應用冷鏈,但相對較少。
中國交通頻道:冷鏈是什么時候在我國出現的,目前的發展情況又是什么樣的呢?
秦玉鳴:冷鏈最早出現在唐代,相信大家都記得杜牧的那句詩詞,“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那個時候是用冰塊的方式進行運輸。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配送只有“冷”,還談不上“鏈”。
中國的冷鏈物流正式起步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那之前,冷鏈物流的概念還比較單薄。只是有冷藏運輸和冷庫保存,沒有能將這些做成一體化的冷鏈物流企業出現。2001年的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對冷鏈進行了首次定義。但即便如此,冷鏈從概念到企業層面的運用還是在幾年之后的北京奧運會上。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對于中國的冷鏈物流來說是一個契機,國際奧委會和中國奧組委對運動員的食品安全把關非常嚴格,特別是需要冷藏冷凍的產品,很多國外的運動員對生鮮產品的要求很高,就在那個時候開始誕生了一些冷鏈物流企業。兩年后也就是2010年的世博會也成為了冷鏈物流發展非常重要的推手,就在當年國家發改委發布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提出了對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等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及保障措施。
中國交通頻道:冷鏈在我國出現的時候還是非常早的,那目前發展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秦玉鳴:2010年~2020年是中國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的十年。一是政府高度重視。2010年發改委發布了第一個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商務部、農業部等相關政府部門也紛紛出臺政策。農業部出臺通過產地來支持冷鏈物流的發展;商務部重點支持在流通環節,讓冷鏈物流在供應鏈環節得到發展。到了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了29號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再次明確要大力支持冷鏈物流的發展。一直到2021年出臺的第一個十四五冷鏈物流規劃,都可以看出政府對冷鏈物流發展的高度重視。
二是標準在不斷完善。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包括國家發改委已經發布了一系列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2021年3月份由國家衛健委和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第一個冷鏈物流強制性國家標準《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也在去年正式實施。標準也在助力這個行業的發展。
三是市場,行業的發展還是要靠市場、消費去驅動。根據不完全統計,需要冷鏈物流支持的食品和農產品的需求總額就超過了10萬億。截止到2021年底,冷藏車已經超過了30萬輛,冷庫的容量接近2億立方。整個冷鏈物流的市場規模四千多億。今年會接近5000億的水平,整個市場已經初具規模。
中國交通頻道:冷鏈物流連接我們的田間地頭、百姓餐桌,是非常重要的民生領域。請您來解讀一下冷鏈與脫貧攻堅以及消費升級的關系。
秦玉鳴:這兩年一些新聞報道中出現了“蒜你狠”、“姜你軍”這類的詞所反映的就是很多農產品沒有走出農村,又或者是在還沒收割的情況下就已經爛在了地里。這就反映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農產品“最先一公里”的產地中,冷鏈物流設施的不完善。
借鑒發達國家的一些經驗,他們會在農產品的產地建立產地的集配中心、處理中心。把農產品從采摘、生產制作下來之后馬上進行預冷、分級、包裝這些工作。保證農產品馬上進入一個可以待銷售的狀態?,F在很多的農產品都是初級農產品,沒有經過在產地處理,甚至有些還帶著泥。最典型的就是新疆水果,新疆水果的品質非常好,但如果運輸到北京,消費者吃到的可能不是最好的新疆水果,因為為了解決中長距離運輸的問題,新疆那邊會在水果只有五、六成熟的時候就采摘下來,通過常溫運輸到北京,這個時候水果的品質就大幅下降了。
如果采用冷鏈的方式,在產地水果達到九成熟的時候進行采摘,然后進行預冷,再分級、再包裝,并采用冷藏車的運輸,到北京之后吃到的就是高品質水果,同樣這個水果的售賣的價格也會有所不同。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環節多,規?;?、組織化程度偏低,流通效率低,導致物流成本增加,貨物損耗率居高不下。物流成本占總成本的30%至40%,損耗率達10%至15%。通過冷鏈流通方式可大幅度降低農產品損耗浪費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進而增加農民收入以此來實現鄉村振興。
在產地進行分級之后,一級的農產品或長相非常好的可以賣到北京這類一線城市。二級的在二線城市進行出售,三級品相不達標的話,可以把這些農產品榨成汁,整個環節不存在浪費現象。通過冷鏈物流的這些措施,可以實現農產品的價格提升,也能讓農民得到收入的增長。
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1萬美金。中產階級也接近了4億人,這一部分人群對生活的品質要求提高了。最明顯的就是水果的進口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說明中國的消費者已經有了相對應的消費能力。但是本土的農產品還沒有售賣到和進口一樣的價格,這并不是本土的農產品不好,而是因為中間缺少了冷鏈這個環節。在冷鏈環節達到之后,也能讓本土消費者能夠品嘗到本土的最好的農產品,并幫助農民更好地售賣農產品。有個最好的例子,就是獼猴桃,獼猴桃的原產地是中國,但把它做成世界最大的是新西蘭。因為新西蘭是整個國家在發展獼猴桃產業。他們的產業在分級時可以做到200個等級。根據它的大小、顏色、口感、含糖度等等進行不同分級。再通過冷鏈物流運輸到全世界。這就更能證明冷鏈物流是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市民,并能讓雙方都受益。
"解讀冷鏈了解冷鏈的現狀和未來"在食品冷鏈流通率方面,美國果蔬、肉類和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在97%以上。日本的果蔬水產品的冷鏈運輸率也高達95%,90%以上肉禽類冷鏈流通率高達100%。而我國果蔬除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為35%、57%、69%,存在比較大的差距。2021年12月13號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和工作指導,推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
中國交通頻道: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呢?
秦玉鳴:冷鏈物流十四五規劃出臺,充分彰顯政策制定者對冷鏈物流的重視程度。產業升級和擴大內需,現代農業、食品工業、醫藥產業、服務業全面升級,對高品質、精細化、個性化的冷鏈物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十四五”時期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冷鏈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冷鏈物流發展已經有了一定基礎,要充分聚焦產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需要補齊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同時,在鄉村振興中,冷鏈物流的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中國跟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通過這些年的發展,也暴露出了一些的問題,比如現在各地的發展不均衡,還有盲目建設或者重復投資的問題,所以需要從國家這個層面出臺一個頂層的設計來整體規劃這個行業的發展。
中國交通頻道:那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發布對于冷鏈物流行業會帶來哪些影響?
秦玉鳴:首先對于冷鏈物流行業來講,特別是冷鏈物流企業,肯定是一個巨大利好。因為冷鏈產業貫穿的企業特別多。這些規劃發布之后,相關股票也受其影響出現了漲停。
其次,國家會加強對這個行業的監管。近年來,我國冷鏈基礎設施投資不斷升溫,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也將逐步趨于穩定,冷鏈設施建設速度將從近幾年的高速增長逐步回歸穩定增長,冷鏈物流企業會迎來一個合規性的發展。
另外規劃里面也提到了要培育一批大型冷鏈物流企業。這對于中大型物流企業也是一個發展機遇。從企業角度來看,要以技術為撐,助力冷鏈物流升維再造。冷鏈物流已經逐漸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動化方向轉型升級,企業開始加大冷鏈物流技術方面的資源投入。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技術將為冷鏈物流賦予更高價值。伴隨著“新基建”等相關政策落地實施,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在物流專業領域逐步滲透,冷鏈物流全鏈條將進一步實現技術賦能,逐步構建智能化冷鏈物流體系。
還有就是智慧化。規劃全文都提到了智慧化技術,智慧化物流企業也會迎來一個比較大的發展。冷鏈物流倉儲、運輸等環節能耗水平較高,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冷鏈物流企業如何實現綠色化也是他們的發展方向。
中國交通頻道:冷鏈物流行業現今還有哪些難題需要去攻克呢?
秦玉鳴:目前面臨比較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受疫情影響。雖然疫情很嚴重,但是老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不能停。特別是菜籃子這項工程大部分都需要冷藏車或者冷庫來保障。受到疫情影響,運輸效率比較低,各地的通行還是遇到很大的困難。單就消殺方面,特別是進口冷鏈產品的消殺成本比較高,需要物流企業自己消化。再加上各地的這個防疫政策不一樣,也存在層層消殺。最后這些成本實際上還是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所以疫情現在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第二個難題是在監管方面還存在不完善。去年3月冷鏈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已經發布,但現在監管方面還是不嚴。馬路上還能看到一些棉被車在拉著冷凍產品,依然會看到一些不正規的冷藏車在馬路上行駛,行業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還依然存在。
第三個難題是行業的人才非常匱乏。目前冷鏈物流行業人才缺口很大,一線操作員工、中層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以及高級管理人員均存在缺口。冷鏈管理需要復合型人才,信息化、自動化等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日益成熟,但是對于冷鏈物流環節,由于受溫差變化、技術環境、業務場景、操作主體等限制,國內冷鏈物流的信息化、自動化應用,整體發展還是相對落后,專業人才的儲備不足問題也逐步凸顯。
中國交通頻道:那您認為未來五年冷鏈物流在我國將會呈現怎么樣的場景呢?
秦玉鳴:一是希望我國的冷鏈流通率能夠大幅提升。我國的冷鏈物流發展離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規劃中提到,未來我國將建設“四橫四縱”8條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串接農產品主產區和19個城市群,形成內外聯通的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這都會助力我國的冷鏈流通率得到提升。
二是希望能夠培育一批國內的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具有國內的一個全國性網絡。網絡不僅能滲透到一線二線城市,還可以滲透到鄉村。目前我國進出口冷鏈非常發達,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冷鏈食品進出口國家之一,那希望國家能夠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冷鏈物流企業,讓他們借助我國冷鏈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行業巨頭。
三是希望實現全程追溯。進口冷鏈食品現在已經實現了全程追溯。希望在未來的五年,國內的所有冷藏冷凍產品都能夠實現追溯。且這個追溯不單單是追溯它從哪里來,最重要的是能追溯到它全程的溫度。當你拿到一盒牛奶,掃一下碼就知道這個牛奶從哪里來,它全程的溫度是不是在0~7°C的范圍內,這在未來都是可以實現的。
四是網絡化,B TO B的冷鏈物流發展速度很快。B TO B就是到超市、到餐廳,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生鮮電商、抖音、快手這種直播帶貨,可以消費者個人手里就是To C。但現在真正具有To C冷鏈網絡的物流企業現在非常少,目前可能只有京東和順豐可以做到。雖然順豐網絡較多,但仍然還沒有覆蓋到全中國。希望在下個五年能夠看到一個真正的冷鏈的To C網絡。
"走近冷鏈連接餐桌的預制菜"隨著冷鏈物流的發展,很多新業態、新產業也隨之誕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預制菜行業,最近很多地區由于疫情外賣受到影響,預制菜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預估為2422億元,到了2021年就增長到了3459億元。之后將以20%的增長率逐年上升。預計到2023年規模將會達到5156億元。
中國交通頻道:近年來,預制菜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那預制菜的興起和冷鏈的發展有什么關系呢?
秦玉鳴:預制菜最開始叫中餐的標準化或工業化。實際上是連鎖餐飲帶動了預制菜,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以前,中國的連鎖餐飲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剛開始開一、兩家店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是研發產品怎么做好吃。當開店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大家考慮的是如何快速地讓產品進行復制。那時候開始很多餐飲企業就開始做中央廚房,就是要把中餐整個工業化。對比其他國家,西餐的工業化水平非的高,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連鎖餐飲的產品就是完全標準化的。
在定位預制菜的時候,大部分預制菜是冷凍產品,它本身也是跟冷鏈相關的。這些冷凍產品在中央廚房或者在原產地進行加工之后,需要放到冷庫里,再進行冷鏈運輸。正是因為有了冷鏈技術,才有了預制菜的發展;正是因為有了預制菜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所以冷鏈物流的發展程度也決定了預制菜的發展程度。如果冷鏈物流的網絡不夠發達,那么它的銷售網絡只能到達一線城市或二線城市。如果冷鏈網絡可以到達鄉鎮,那么預制菜就可以銷售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個預制菜和冷鏈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中國交通頻道:那著眼未來,您認為預制菜行業還會有怎么樣的發展機會?
秦玉鳴:早在2020年初疫情爆發時,宅經濟就已經為預制菜行業在C端市場的滲透和發展按下了快捷鍵。今年,長期的宅家生活再度催化了預制菜行業的發展。居家辦公的消費者們目前無法點外賣、下館子,相對于花大量時間去處理毛菜再加以烹飪,預制菜的便利性在居家辦公期間更加凸顯。在未來,不少家庭會開始做必要性囤貨,大眾對于速凍食品和預制菜品在日常儲備的必要性會有明顯的提升,高品質的預制菜或成當代家庭消費新寵。從長遠來看,預制菜行業是圍繞著To B和To C這兩個方向來發展,現在還是以To B為主,大部分消費還是在連鎖餐飲,市場占比達到70%,To C只有30%。日本的To B和To C的比例是1:1。但通過現在的數據可以推測,預計在2025年預制菜行業可能會達到萬億的水平,To B和To C將迎來雙輪驅動。在近兩年里,預制菜行業整體進入了創新高峰期,預制菜市場的體量不斷擴大,細分賽道也越來越清晰。進入及研發預制菜的企業也會越來越多,專業預制菜企業包括味知香等,國聯水產、春雪食品則是上游農牧水產類企業的代表,巴比食品等傳統速凍食品企業也入局了預制菜行業。此外,同慶樓、松鶴樓、太二酸菜魚、海底撈等新老餐飲企業品牌,叮咚和每日優鮮等零售企業均已加入,現在都根據市場需求在往預制菜方向進行轉型。
還有就是預制菜行業對于To B的需求,比如說我們在餐廳里點一道菜。完成這道菜的話,可能要需要洗菜、切菜、炒菜三個人,而且準備時間也較長,但如果變成預制菜的話,不用三個人就能完成,人工成本就降下來了。所以從連鎖餐飲來講的話,未來都是要依靠預制菜發展的。目前我國的連鎖餐飲連鎖化只有15%,在發達國家是50%。所以連鎖餐飲會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它會帶動預制菜行業的一個快速成長。再加上To C的需求,整個預制菜行業會迎來特別大的發展。所以現在預制菜正在風口上,很多資本也在進入,當資本關注的時候,一個行業就會迎來更快速的發展。冷鏈成本高確實是預制菜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不過,隨著消費量級的增長,成本是可以優化的,因為預制菜的整個產業鏈較長,背后還會有一些巨大的投資。冷鏈物流的發展會推動預制菜在C端更大的發力,相信未來這個市場肯定是10萬億的市場。
-END-
直播 · 預告
全球供應鏈問題無疑是今年各行各業的公司、投資者、政府領導人和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無論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冷鏈行業受到持續關注。
目前,全球冷鏈行業面臨哪些不確定性?未來,行業發展將呈現哪些趨勢,如何應對困局、抓住新機?在此背景下,“2022中美冷鏈論壇”將邀請業內專家,站在全球視角下,重新審視冷鏈行業的發展與變化。匯聚共識,共謀發展。
6月21日 19:00 “2022中美冷鏈線上論壇”即將開啟!
↓↓↓點擊下方 馬上預約↓↓↓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河南已有4個城市入選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數量居全國第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