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冷鏈物流行業風口正盛 “班列+冷鏈”下跨境冷鏈空間廣闊
冷鏈物流是一般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 。冷鏈物流是現代農產品流通方式的“升級版”,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目前冷鏈物流這個新興行業正在我國悄悄地掀起一場經濟熱潮!從田間地頭到城市餐桌,從傳統冷庫到高科技冷藏車,再到跨境冷鏈班列,這個行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一、行業風口正盛,市場體量穩步擴大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4-2031年)》顯示,冷鏈物流是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聯系著現代農業、食品加工、醫藥產品等的生產端和消費端,是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的重要支撐。近年生鮮電商的蓬勃發展、連鎖餐飲業的迅速擴張以及新零售業態的興起,加碼冷鏈物流行業實現一輪又一輪的增長。在這個過程中,“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班列+冷鏈”等新型商業模式的不斷涌現,為冷鏈物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根據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需求量約3.5億噸,同比增長6.1%,顯示出市場對于高效、安全的冷鏈物流服務有著強烈的需求。進入2024年,這一趨勢繼續得到強化,僅上半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就已達到2.2億噸,同比增長4.4%;總收入為2779億元,同比增長3.4%。
數據來源:中物聯冷鏈委,觀研天下整理
市場體量穩步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為 8.9萬億元,同比增長 4.6%。2024年上半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為3.22萬億元,同比增長3.9%。到目前,冷鏈物流的價值和地位愈發凸顯,冷鏈物流已由新興需求轉變為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與剛性需求,冷鏈產業體系的現代化進入了“快車道”。預計到2024年我國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達到5516億元。
數據來源:中物聯冷鏈委,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二、冷庫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打通鮮活農產品產地“最先一公里”
冷庫是冷鏈物流中的重要節點,承擔著貨物的集散、分揀、包裝等功能。作為冷鏈物流的重要基礎設施,近年國家正在加大產品產地冷庫建設力度,促進鮮活農產品的產銷對接。從田間到樞紐,打通鮮活農產品產地“最先一公里”。例如在江蘇南通海門鎮,500畝正進入收獲季的秋葵今年首次實現了采摘后直接進入田間冷庫,從源頭開始保鮮。不僅是秋葵,南通海門區還在大力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的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已經建設了20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項目,新建冷藏保鮮設施7.87萬立方米。這些設施的建設,有效解決了當地蔬果囤積、腐爛的問題。
除了田間地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也在加緊建設標準化冷庫。例如在江西南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一個70萬立方米庫容的標準化冷庫今年起正式投運,通過全變溫技術的應用,可創造不同溫區的冷藏、冷凍空間。
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是國家布局建設、面向高附加值生鮮農產品優勢產區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群建設的重大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設施網上的重要節點。根據《“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顯示,到2025年,我國將布局建設100個左右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2024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河北石家莊、江蘇徐州、廣西南寧、海南洋浦等20個城市獲批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據悉,2020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分4批將86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納入重點建設名單。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統計,2024年上半年我國冷庫項目資金投入207.18億元,同比增長11.39%。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國冷庫總量為2.3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73%,其中今年新增庫容942萬立方米。上半年全國冷庫出租量超過290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超過8%。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觀研天下整理
三、冷藏車保有量不斷增長,新能源冷藏車鋒芒畢露
除了冷庫,冷藏車也是冷鏈物流的重要一環。冷藏車是冷鏈物流的核心運載裝備,是冷鏈物流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決定了冷鏈物流的運力。當前冷鏈物流行業風口正盛,這給冷藏車行業發展帶來機遇。自2016年以來,我國冷藏車市場保有量已連續七年實現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保有量累計達到43.2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其中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實施、新能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能源冷藏車逐漸鋒芒畢露。2023年新能源冷藏車銷量為4452輛,同比飆升57個百分點。進入2024年,新能源冷藏車繼續呈現強勁增長勢頭。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冷藏車累計銷售9626輛,同比大漲260.1%。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四“班列+冷鏈”拓展新市場,跨境冷鏈市場空間廣闊
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貿易的觸角不斷延伸,人們對于各地特色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但在過去,由于運輸條件的限制,榴蓮、山竹等東盟國家的優質水果在長途運輸中往往面臨品質下降、新鮮度受損的問題,極大地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和市場的拓展。而如今"鐵路班列+冷鏈"的新業態的出現,猶如在我國與東盟之間架起了一座堅固的“高速路”,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于高品質水果的需求,更加強了我國與東盟國家乃至世界各地在生鮮貿易領域的緊密聯系,也拓寬了冷鏈物流的市場。
據了解,自2023年7月進口冷鏈業務重啟以來,成都國際鐵路港開發了中歐、中老、中越等方向的冷鏈運輸產品。2024年重慶與東盟之間跨境鐵路冷鏈通道實現“雙向對開、常態運行”,無疑是貿易領域的一大亮點。與傳統的陸路運輸相比,冷鏈班列的運輸時效提升了近30%。
近年來,跨境電商與海外倉等新型外貿基礎設施協同聯動,發展速度快、增長潛力大、帶動作用強。如今跨境電商已成為直接鏈接全球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貿易新橋梁,人人都可參與其中。2023年海關監管的跨境電商、跨境郵件快件達70多億件,平均每天2000萬件左右。2024年上半年每天約有900萬個包裹往來于中國和世界各國之間,中國產品可以快捷地送達各國消費者,同時越來越多的優質產品也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入中國市場。
2024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 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高于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4.4個百分點。從2018年的1.06萬億元,到2023年的2.38萬億元,5年間,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了1.2倍。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觀研天下整理
其中我國農業進出口這幾年更是連續增長。2013—2023年我國水產類、奶制品進口需求分別增長266%和380%,水果進口需求增長更是達到867%。因此可見,我國跨境冷鏈物流有著巨大規模。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觀研天下整理
雖然跨境冷鏈有著巨大的市場但是其中也有諸多痛點,例如跨境生鮮食品運輸周期性季節性明顯,旺季運力匹配難;跨境冷鏈運輸設備標準不統一,帶來作業效率低下;進出口往返貨源不均衡,致使返程貨源匹配困難;市場競爭分散,缺少品牌公司背書,產生資金與貨物糾紛;在途信息缺乏高效的全程實時監控手段等。
五、食品冷鏈是冷鏈物流最主要的運用,占比接近90%
冷鏈物流下游需求包括食品、醫藥、快遞物流等。其中食品(包括農產品、禽肉、乳制品等產品)是目前冷鏈物流主要運用領域,占冷鏈物流的比重接近90%。冷鏈物流企業通過搭建供應鏈選貨場平臺,減少商品加價率,并讓利上下游客戶,同時為生鮮食品提供封閉運輸環境,從而減少產品損耗率。冷鏈物流通過搭建有量供應鏈選貨場平臺,建立從供應商到渠道端的直接供應體系,減少生鮮流通過程中的中間環節。以肉類為例,冷鏈運輸較常溫運輸,加價率減少45%,僅為40%。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近年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安全和新鮮度的要求不斷提高,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已達3.30億噸,比2021年增長0.28億噸,同比增長9.17%。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醫藥冷鏈領域監管嚴格,門檻較高,疫苗類制品、注射針劑、酊劑、口服藥品、外用藥品、血液制品等需要低溫條件下儲運的藥品的流通都屬于醫藥冷鏈物流的范疇。而由于醫藥冷鏈行業監管嚴格,門檻高,前期投入大,且需要一定的客戶基礎支撐新業務的獲取,因此醫藥冷鏈與食品冷鏈有非常大區別。
近年隨著經濟發展及科技進步,我國冷藏藥品需求迅速增長,以疫苗類制品、注射劑等為代表的主要醫藥冷藏品冷鏈物流行業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互聯網+藥品”的新模式使得藥品流通更加迅猛,醫藥冷鏈物流行業也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醫藥冷鏈物流行業銷售額約為6084.5億元,物流費用約為275.8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觀研天下整理(WW)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上一篇:冷鏈物流,如何選擇冷鏈運輸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