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冷鏈物流行業研究報告(上)
目錄
1
冷鏈物流現狀如何?
1.1冷庫分布不均
1.2行業集中度低,利潤率低
2
中國冷鏈物流產業鏈如何?
2.1倉儲:冷庫建設為核心
2.2運送:冷鏈物流配送提供安全保障
3
冷鏈物流發展的驅動因素是什么?
3.1城鎮化趨勢穩步推進
3.2生鮮電商快速崛起
3.3無人零售漸成趨勢
3.4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4
冷鏈物流發展趨勢有哪些?
導語
冷鏈物流是指為保持食品(新鮮或冷凍)的品質或其他產品(醫藥等)的效能以及減少運輸損耗,在其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貨物始終保持一定溫度的一種物流運輸方式,由預冷處理、冷鏈加工、冷鏈儲存、冷鏈運輸和配送及冷鏈銷售幾方面構成,涉及冷庫、冷藏車、保溫盒、冷藏陳列柜等設施。
和傳統物流相比,冷鏈物流在每一個環節上對于技術的要求更高,資金投入也更大,已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領域。事實上,冷鏈物流的核心不完全是“冷”,而是“恒溫”——不同的產品需要不同的保存溫度。
資料來源:銀河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菁財資本
資料來源:銀河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冷鏈物流需求較大的領域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水產品、肉制品、蛋奶等)、 加工食品(速凍、冷飲、乳制品等)和醫藥(藥品、疫苗)等特殊商品。
資料來源:光大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目前,國內冷鏈物流的運輸、倉儲、配送等各個環節的銜接尚不完善,因此企業提高綜合服務能力,是增強客戶粘性的必然之舉。冷鏈物流規模效應極強,投資成本高,投資回報周期長。其中,綜合性冷鏈服務提供商呈現出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有較強的成長空間,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的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統計數據, 2015 年,運輸型冷鏈物流企業數量占比為 43%,而其營收占比僅為 37.8%,而綜合型和供應鏈型占比分別為 25%和 4%,但其營收占比卻達到 32.7%和 10.3%。
資料來源:中信建投研究所、菁財資本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完整獨立的冷鏈物流體系,冷鏈物流的發展還僅僅停留在運輸與冷藏環節,運用先進信息技術的冷鏈物流管理體系還明顯不足,技術裝備相對落后;冷鏈物流的成本相對比較昂貴,主要是由運輸成本、倉儲成本、庫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組成,其中運輸成本與倉儲成本所占比例較大,存在監控不到位、行業標準不統一等諸多問題。比如,運輸過程中關掉制冷機以節省成本;搬運裝車過程中操作不到位導致溫度過高。
資料來源:光大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冷鏈物流行業需要規?;髽I的不斷投入,通過完整的運輸管理信息系統來協調訂單處理、運輸、配送、承運商管理、運力管理、返單管理、應收應付管理以及退貨管理等業務環節,加強企業的整體聯動效應來降低消耗成本,從而形成合理、高效的冷藏鏈。
在運輸過程中,積極發展小批量小編組機冷車,滿足市場對多品種小批量貨源運送的需求以及安裝監控系統,實時監控車輛速度、溫度、準點率、疲勞駕駛等;在配送管理階段,針對保質期極短的產品的小訂單、配送網點多、時間窗復雜等問題,采取合并小訂單、整合配送網點、合并不同產品的時間窗來降低運輸成本;對于庫存控制,借助庫存信息系統在平衡貨品過期和缺貨的條件下確定最佳訂貨點,盡可能地降低冷庫空置率。
在滿足冷鏈產品安全和物流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倉儲周轉率、探索共同配送模式、提高冷鏈運營管理水平以及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城市冷鏈物流配送網絡體系將有助于企業盈利的快速釋放。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菁財資本
冷鏈物流現狀如何?
冷庫分布不均
1.冷鏈運輸率及冷凍食品消費量均低于發達國家:我國冷鏈物流起步較晚,基礎設施較薄弱,但近年來發展迅速, 2011-2015 年全國冷庫容量復合增速 21%,冷藏及保溫車保有量復合增速 32.8%。
資料來源:中金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資料來源:中金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長期以來,我國初級農產品冷鏈運輸率一直低于歐美發達國家。國外果蔬、肉類、水產品的80%~90%為冷鏈運輸,而國內冷鏈運輸率僅為 15%、 30%和 40%;國內冷鏈過程斷鏈比例高達 67%、 50%和 42%,遠遠高于發達國家冷鏈斷鏈比例。
這是由于國內普遍缺乏冷鏈意識,消費者對生鮮品是否需要冷鏈保鮮尚沒有嚴格要求,同時我國冷庫分布區域性不均衡也導致大量產品的冷鏈環節出現 “斷鏈”現象。在不具備充分冷鏈流通的情況下,果蔬類食品損耗量高達 15%(發達國家的損耗量約為 5%),損耗價值超過 500 億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資料來源:中金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資料來源:銀河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我國冷凍食品年人均消費量僅為 10kg,低于日本的20kg,遠遠低于美國的60kg。 這是由于中國居民對于冷凍食品依賴性較弱以及冷鏈食品供給端尚未產業化、規模化所致。
資料來源:銀河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2.我國冷庫人均水平低于海外,內陸低于沿海:根據全球冷鏈聯盟(GCCA)的統計數據,2016 年全球人均冷庫容量為 0.2 立方米,印度冷庫容量為 1.41 億立方米,位列全球第一,第二、三名分別為美國與我國,冷庫容量分別為 1.10億立方米和 1.07 億立方米,但人均冷庫容積不到發達國家的 1/2。
資料來源:中信建投研究所、菁財資本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域性特點,我國冷庫分布不均勻,華東地區冷庫容量已占到全國冷庫總容量近46%, 其中山東、上海、江蘇發展速度較快,冷庫容量居前列;而我國果蔬產地的內陸各省市市場冷庫容量仍舊偏低,造成冷鏈物流在生產源頭缺乏預冷, 產生源頭“斷鏈”。 局部供需的不匹配和冷鏈運輸能力不足導致企業倉儲能力未充分發揮,與人口、經濟發展并不匹配,這也決定了冷鏈物流未來成長的空間依然較大。
資料來源:中金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資料來源:中信建投研究所、菁財資本
行業集中度低,利潤率低
從競爭格局看,中國冷鏈物流行業處于較早期階段,集中度低,企業規模小。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統計,2015年中國百強企業收入總額不足冷鏈市場的10%,美國前5強冷庫企業占市場份額約63%,而從2015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排名來看,前10家企業總收入占百強企業總收入的48.5%,前20家企業總收入占百強企業總收入的61.4%。
資料來源:中金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資料來源:中金證券研究所、菁財資本
目前看來, 預冷環節缺失、經營分散、運輸網絡落后、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是我國冷鏈成本較高的主要原因。我國常溫利潤率是為 10%,冷鏈利潤率為 8%,而發達國家冷鏈的利潤率可以達到 20%~30%。未來如何做到控制成本, 降低商品損耗率是各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相信這將伴著冷鏈物流的長期發展逐步得到解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菁財資本
- 值得看看 -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
即時物流研報
奢侈品研究
- 關注我們 -
編輯︱曉琴 審核︱ 曉琴
copyright ? 菁財資本出品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9937817614
華鼎冷鏈是一家專注于為餐飲連鎖品牌、工廠商貿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已經打造成集冷鏈倉儲、冷鏈零擔、冷鏈到店、信息化服務、金融為一體的全國化食品凍品餐飲火鍋食材供應鏈冷鏈物流服務平臺。
標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