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殘留及相關概念
農藥殘留及相關概念
[db:作者] / 2022-11-28 00:00農藥殘留:指農藥使用后殘存于生物體、農副產品和環境中的微量農藥原體、有毒代謝物、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以每千克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的毫克數表示(mg/kg)。
最大殘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指在農畜產品中農藥殘留的法定最高允許濃度,以每千克農畜產品中農藥殘留的毫克數表示(mg/kg),也稱允許殘留量(toler-ance)。最大殘留限量是按照良好農業規范(GAP)根據農藥標簽上規定的施藥劑量和方法使用農藥后,在食物中殘留的最大濃度,其數值必須是毒理學上可以接受的,最后由政府部門按法規公布。
再殘留限量(EMRL):指一些持久性農藥雖然已禁用,但還長期存在于環境中,從而再次在食品中形成殘留,為控制這類農藥殘留物對食品的污染而制定其在食品中的殘留限量。
每日允許攝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指人類終生每日攝入某物質,而不產生可檢測到的危害健康的估計量,以每千克體重可攝入的量表示(mg/kg)。
急性參考劑量(acute reference dose,ARfD):指人類在24h或更短的時間內,通過膳食或飲水攝入某物質,而不產生可檢測到的危害健康的估計量,以每千克體重可攝入的量表示(mg/kg)。
農藥殘留毒性可分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急性毒性:一次服用或接觸藥劑而表現出的毒性,以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濃度(LC50)表示。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濃度(LC50)是指使受試動物產生急性中毒死亡50%時所需要的劑量或濃度。致死中量的數值越大,毒性就越??;數值越小,毒性就越大。慢性毒性:農藥在人畜體內的慢性累積性毒性和
“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變)。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指對人類由于接觸危險物質而對健康具有已知或可能的嚴重不良作用的科學評估,包括危害確認、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評估和風險表述。
食品(包括食用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風險評估:指通過分析農藥毒理學和殘留化學試驗結果,根據消費者膳食結構,對因膳食攝入農藥殘留產生健康風險的可能性及程度進行科學評價。
文章來源:《無機化學核心教程(第二版)》
版權與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食品安全檢測服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農藥殘留分析方法的確認(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