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迎來新任代市長,帶有鮮明“廣東印記”1
西安市政府“一把手”迎來“交棒”。
據陜視新聞4月4日消息,西安市十七屆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表決通過了有關人事事項,決定任命葉牛平為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決定其為代理市長。在此之前,葉牛平已任西安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前任李明遠已經履新陜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黨組副書記。
葉牛平的從政生涯帶有鮮明的“廣東印記”:公開履歷顯示,葉牛平1967年12月生,安徽太湖人。自1992年從中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他在廣東工作30年時間,先后擔任廣州增城市(現增城區)、白云區以及揭陽市黨政“一把手”等職。
2020年6月,葉牛平轉任廣東省政府秘書長。去年7月,他首次跨省履新,任陜西省副省長。
在4月3日的西安市領導干部會議上,陜西省委書記趙一德要求,西安要在高質量發展上挑好大梁,加快建設全國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不斷做大都市經濟、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服務經濟,不斷做強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
葉牛平說,將“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辦好民生實事,嚴守紀律規矩,努力把西安的事情辦得更好”。
對于西安而言,如何抓住“雙中心”建設等重大機遇,進一步將創新優勢、樞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經濟發展質量和總量雙躍升,將是葉牛平新的考驗。
01
一線工程和企業經歷,是葉牛平身上十分突出的標簽。
從1992年葉牛平畢業后進入廣州軍區開始,長達14年的時間都是在相關領域深耕。先是在廣州軍區后勤部工程建筑大隊任職,后陸續擔任廣東中南建設物業發展總公司總經理、廣州大學城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等職。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這也使得葉牛平有機會親身參與廣州大學城等重要工程的規劃建設。在回顧這段經歷時,他曾提及——
“10年的一線工程建設和企業經歷,讓我積累了工程建設管理的豐富實踐,讓我體會到國有企業管理的責任擔當和市場性,更加錘煉了我講政治、守紀律、能吃苦、重執行的堅強意志?!?/p>
隨著廣州大學城一期建設結束,葉牛平也轉場至廣州下轄縣級市——增城(現已撤市設區)。2006年,葉牛平履新增城市市長,正式開啟從政生涯。
彼時,增城正處于打造城鄉統籌的廣州城市副中心的關鍵時期。他提出,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需要新思維,增城趕考新型城市化的關鍵在于城鄉一體化發展,“避免傳統城市化割裂城市與鄉村的弊端”。
在他主政期間,增城的城鄉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叭缤拿忠粯?,他就是‘一頭?!?,不是指脾氣,是指他對工作的嚴謹負責?!庇性龀枪ぷ魅藛T曾對媒體如此形容。
六年之后,葉牛平轉場廣州最大的中心城區,任白云區區長。彼時,白云區正面臨轉型發展與基層治理的雙重壓力,尤其是2013年廣州重啟新一輪城中村改造,而白云區“三舊”改造占全市五分之一,壓力可想而知。
2014年初,在廣州市委十屆五次全會分組討論上,葉牛平坦言,對于“三舊”改造帶來的壓力,沒有一秒鐘心里踏實:“天天火警、勞動糾紛、煤氣中毒,誰受得了。我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調靜音怕聽不到,調震動晚上又吵到妻子休息,寧愿拿書當墊子睡書房?!?/p>
02
葉牛平主政廣州白云區期間,還出任廣州空港委兼職副主任。這也使其較早接觸到空港經濟,對產業發展及規劃熟稔于心。
2013年6月,廣州空港經濟區總體規劃公布,定位建成“全球綜合航空樞紐、亞洲物流集散中心之一”。在大約439平方公里空港經濟區中,白云區轄區面積占一半以上,是當仁不讓的“主戰場”。
這一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已獲國務院批復,空港經濟被視作區域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推力。當時,廣州也準備申報“國家級航空經濟示范區”,白云區承擔的角色尤為重要。
2014年5月,一則從白云區發出的消息引起民航界關注——九元航空與波音公司簽下50架飛機的采購協議,創下中國民營航空史上最大規模的單次采購紀錄。這被外界視作廣州空港經濟加速跑的縮影,因為九元航空背后的均瑤集團擁有航空運輸、商業零售、商業地產、文化產業、食品等多個業務板塊,頗具想象空間。
當時,九元航空落戶白云僅僅一個多月,也被賦予帶來“鯰魚效應”的期待。據當地媒體報道,該項目招引過程中,葉牛平曾專門致信九元航空籌建方前來考察,并且親自帶隊前往上海,深入了解投資方需求。
2015年8月,葉牛平出任廣州市發改委主任,提升廣州樞紐優勢,也是其工作重點。他曾在受訪時談到,新一輪的競爭應該放置在國際坐標體系中考慮,推動廣州從全球發展要素配置和國際產業分工中尋找新的發展動力。
2017年1月,葉牛平履新廣州市政府秘書長,后相繼擔任廣州市副市長,揭陽市市長、市委書記以及廣東省政府秘書長等職。
2022年7月,葉牛平跨省交流,升任陜西省副省長,分管陜西省民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自貿辦)、省外事辦、省港澳辦。負責“一帶一路”建設、自貿試驗區等方面工作。
公開信息顯示,葉牛平多次赴西安國際港務區,檢查調研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情況以及外向型產業發展情況。
他表示:“要充分發揮國際港務區優勢,招引更多產業鏈互補、上下游融合的項目,吸引更多外貿企業集聚發展,不斷培育壯大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03
2017年至2020年,葉牛平陸續擔任揭陽市市長、市委書記。在這座民營經濟大市,他的主要著眼點便在于“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區域協調發展。
其間,揭陽遴選30家企業進行重點扶持,修訂出臺“實體經濟十條”,同時鼓勵康美藥業、巨輪制造等本地龍頭企業扎根揭陽,聚集優質資源,實現創新發展。
2018年,揭陽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1666.96億元,增長4.9%,占地區生產總值77.4%。葉牛平曾談到,民營經濟是揭陽“頂天立地”的市場主體,為揭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最突出貢獻,要毫不動搖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府各職能部門要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把各項支持政策落到實處?!?/p>
放在更大的視角來看,眾所周知,區域發展不平衡一直是廣東面臨的重要課題,與珠三角相比,揭陽所在的粵東等地區明顯落后。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葉牛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區域協調發展,要解決交通、高水平發展平臺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問題,“解決了交通便捷的問題,人才、資本要素流動起來,如果沒有足夠承載力的平臺同樣無法進行要素聚集?!?/p>
對于揭陽而言,區域高水平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就是濱海新區。2017年12月,廣東省批復頒布《揭陽濱海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7-2030年)》,把揭陽濱海新區作為區域性重大發展平臺進行謀劃推動。通過產業項目引進聚集人才、科創資源,揭陽濱海新區逐漸形成煉油、石化、天然氣、風電為主導的能源產業格局,成為廣東沿海經濟帶東翼建設的“主戰場”。
民營經濟突破和區域協調發展亦是西安亟待破解的問題。一方面,民營經濟發展是西安乃至陜西的一大短板,能否率先突破關乎全市經濟發展的質量及體量躍升;另一方面,西安已經啟動“北跨”,區域協調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2022年,西安GDP突破1.1萬億元,常住人口接近1300萬人,主城區的發展程度及開發強度已經接近飽和,擁有更加廣闊發展空間的渭河北岸成為全市空間擴容的主戰場。
西安提出,到2025年“北跨”區域實現經濟總量較2020年增長50%,將渭河兩岸和渭北區域打造成為交通高效便捷、生態宜居宜業、功能配套齊全、充滿創新活力的產城融合現代新城和新型城鎮化的西安典范。
如何破解西安市域協調發展問題,推動“北跨”區域產城融合以及探索新型城鎮化,將成為這位新任代市長的重要考驗。
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13613841283
標簽:
食品安全網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西安高風險地區清零!北京新增“9+4”,豐臺冷庫出現多例相關,疫情又傳到兩省……1
下一篇:西安土拍市場“活”了?1